时间: 2025-04-26 11:4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4:14
采桑子 云塞秋夜
作者: 曹溶 〔明代〕
隔墙弦索无心听,挑灭银灯。
暗忆平生。白发萧萧酒易醒。
月华风定芭蕉冷,楼上三更。
不住鸡声。一枕江南梦未成。
在隔墙的地方,传来无心的琴声,
我把银灯的火焰熄灭。
暗自回忆往昔的生活。白发苍苍,
喝酒后容易清醒。
月光洒在静静的芭蕉上,夜风轻拂,
楼上的钟声已是三更。
鸡鸣声不断,我一枕江南的梦还未完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溶(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夜,正值人生的晚年,诗人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相交织,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采桑子 云塞秋夜》融合了对音乐、灯光、自然和时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开篇便以“隔墙弦索无心听”引入,表现出一种无奈与不自觉的聆听。银灯的熄灭,暗示着夜晚的深沉和思绪的沉重。诗人通过“暗忆平生”的自述,引发对过去的思考,白发的生长和酒后清醒,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夜晚的静谧与鸡鸣声的打扰,构成了一种时间的对比,强调了人对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
诗中“月华风定芭蕉冷”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清冷,芭蕉的意象更是增添了一丝哀伤的氛围。结尾处“一枕江南梦未成”,不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更是对人生未竟之事的深刻反思。这首词以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在孤独夜晚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揭示了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生命无常的思索,深刻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挑灭银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沉思
C. 兴奋
“月华风定芭蕉冷”一句中的“芭蕉”象征什么?
A. 幸福
B. 孤独与冷清
C. 热情
诗中提到的“江南梦”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与美好记忆
C. 过往的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采桑子 云塞秋夜》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希望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深入探索古典诗词的美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