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0:1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0:14:54
春服裁成,杨柳依依,我归自东。喜鸡鸣相接,荒村数武,鹊巢堪并,隙地三弓。壮不如人,老犹遁世,郁郁长怀涧底松。凭阑处,但花枝左右,明月当中。邻家削玉千重。似饱看匡庐侧西峰。任蓬蒿遮径,回旋势窄,诗书塞座,吟啸天容。细检人生,刘伶堪学,莫学醒狂盖次公。还知否,契南华一语,笑指鸿濛。
春天的衣服已经裁好了,杨柳轻轻摇曳,我从东边归来。听到鸡鸣声此起彼伏,荒村中零星可见几位武士,喜鹊的巢窝可以并列,田间的空地上有三弓之远。壮年不如他人,老年仍然隐居世外,心中长存涧底的松树。倚在栏杆旁,花枝在左右摇曳,明月悬挂在正中。邻家的玉石雕刻层层叠叠,仿佛饱览过匡庐西峰的美景。任由蓬蒿遮住小径,回旋的势头逐渐狭窄,书卷满座,吟咏间呈现天上的景容。仔细检视人生,刘伶可以效仿,不要学习那醉酒狂妄的盖次公。你还知道吗,契阔南华的一句话,笑指浩瀚的天际。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汪东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此诗创作于汪东隐居于齐庵时,正值春天,是他在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沁园春 暂还寄庵,次稼轩赋齐庵韵》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与人生哲理的诗作。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从东归的惬意心情,描绘了乡村宁静的生活和自然的美好。开篇以“春服裁成,杨柳依依”引入春天的生机,紧接着通过“鸡鸣相接”描绘了农村的宁静与活力,突出了一种田园牧歌的理想生活。随着情节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人生,提到“壮不如人,老犹遁世”,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中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写,如“明月当中”、“花枝左右”,也有哲学的思考,如“细检人生,刘伶堪学”。这种结合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既有自然之美,又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在闲适中思考人生,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提醒读者珍惜当下,反思自我。结尾处引入对《南华真经》的提及,进一步升华了诗的主题,体现了对人生道理的追求。
春服裁成,杨柳依依,我归自东。
喜鸡鸣相接,荒村数武,鹊巢堪并,隙地三弓。
壮不如人,老犹遁世,郁郁长怀涧底松。
凭阑处,但花枝左右,明月当中。
邻家削玉千重,似饱看匡庐侧西峰。
任蓬蒿遮径,回旋势窄,诗书塞座,吟啸天容。
细检人生,刘伶堪学,莫学醒狂盖次公。
还知否,契南华一语,笑指鸿濛。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鸡鸣”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提到的“契南华”指的是哪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