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醉春风 闺怨》

时间: 2025-07-12 20:47:49

诗句

论愁肠如醉。

写愁颜如睡。

银釭冉冉影随身,畏。

畏。

畏。

半帘明月,一庭花气,时光容易。

无数衾边泪。

难向天涯会。

夜寒故故启离情,碎。

碎。

碎。

梦中细语,为谁分诉,何如不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47:49

原文展示:

醉春风 闺怨
作者: 商景兰 〔明代〕

论愁肠如醉。
写愁颜如睡。
银釭冉冉影随身,
畏。畏。畏。
半帘明月,一庭花气,
时光容易。
无数衾边泪。
难向天涯会。
夜寒故故启离情,
碎。碎。碎。
梦中细语,为谁分诉,
何如不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如同醉酒般迷乱。愁苦的面容像是沉沉入睡,微弱的银灯光影随身而来,令人感到畏惧。半帘明月照射着庭院中的花香,时光在此似乎变得容易流逝。无数的泪水在被子旁流下,难以与远方的人相见。夜寒又一次唤起离别的情感,心碎不已。梦中轻声细语,为何诉说给谁听,倒不如不再入梦。

注释:

  • 愁肠:内心的忧愁与哀伤。
  • 银釭:指银色的灯,象征夜晚的孤寂。
  • 明月:象征思念和孤独。
  • 衾边泪:被子旁的泪水,表达了思念与悲伤。
  • 细语:低声细语,表示内心的倾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商景兰是明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闻名。作为一位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性,她的诗作多反映了女性的情感经历和社会地位。

创作背景:

《醉春风 闺怨》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限制和压抑。诗中表达了女性在爱情、离别中的无奈与深厚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忽视。

诗歌鉴赏:

《醉春风 闺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女性在夜晚孤寂的闺房中所感受到的愁苦。开篇以“论愁肠如醉”引入,形象地表达出愁绪的迷乱和复杂,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所依托的孤独感。随着诗的推进,描写了银灯的微光和明月的清辉,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中反复的“畏”和“碎”字,进一步加强了离别之痛和心碎之感。尤其是“无数衾边泪”与“难向天涯会”,将思念之苦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看到了那流淌不息的泪水和无尽的思念。结尾“何如不寐”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梦中也无法逃避的思念和孤独。

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女性在爱情中所承受的重压与期待,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商景兰作为女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论愁肠如醉:愁苦的内心状态如同醉酒般迷离。
  2. 写愁颜如睡:愁苦的面容显得无神,如同沉睡。
  3. 银釭冉冉影随身:微弱的银灯光影伴随着自己,象征孤独。
  4. 畏。畏。畏。:反复的“畏”字加重了情感的恐惧与无助。
  5. 半帘明月,一庭花气:明月透过半帘,庭院中弥漫着花香,营造出惆怅的氛围。
  6. 时光容易:时光在此显得轻易流逝,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
  7. 无数衾边泪:数不清的泪水在被子旁流淌,表达思念。
  8. 难向天涯会:无法与远方的人重聚,深感无奈。
  9. 夜寒故故启离情:寒冷的夜晚再次唤起离别的情感。
  10. 碎。碎。碎。:反复的“碎”字表现心碎的无助感。
  11. 梦中细语,为谁分诉:在梦中低声倾诉,这份情感又能与谁分享。
  12. 何如不寐:不如不入梦境,以避免思念之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情感赋予事物,如“明月”“银釭”。
  • 对仗:如“愁肠如醉,愁颜如睡”,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反复:通过“畏”“碎”字的重复,加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探讨了女性在爱情与离别中所承受的苦楚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愁肠:象征内心的忧愁。
  • 银釭:象征夜晚的孤独与寂寞。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泪水:象征痛苦与无奈。
  • 梦境:象征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反复出现的字是哪个?
    • A. 愁
    • B. 畏
    • C. 碎
    • D. 泪
  2. 诗中提到的“银釭”象征什么?
    • A. 爱情
    • B. 孤独
    • C. 时光
    • D. 梦境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友情
    • C. 离别与思念
    • D. 战争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商景兰的《醉春风 闺怨》都表现了女性在离别中的思念与愁苦,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过往幸福时光的追忆,而后者则更强调孤独感与内心的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女性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李清照与商景兰的诗歌比较》

相关查询

韦员外家花树歌 题观楼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司马相如琴台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邯郸客舍歌 凯歌六首 春兴戏题赠李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包含途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千载一圣 蔚成风气 选流 张支 化纤 石字旁的字 太岁头上动土 灰头土脸 持鳌封菊 六畜道 猛虎行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