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01:14
《沁园春 闻玉如大姑扬州讣挽作》 ——刘琬怀
片纸传来,怆绝惊魂,沉疴弗疗。
计春江握别,才逾半载,暮云企望,竟诀千秋。
忆女情遥,训儿念切,凡事萦怀只独忧。
匆匆渺何年华表,化鹤来游。
余生花甲同周。
更交接兰言意最投。
记曩时共绣,拈针画阁,深宵分韵,刻烛重楼。
棠棣花残,埙篪雨散,卅载人琴痛未休。
今相聚想一家骨肉,地下无愁。
一纸轻信传来,心中惊慌,仿佛失去了魂魄,长久的病痛无法治愈。
想起去年春天与江的别离,才过去不到半年,现在却已是千秋之别。
回忆起她的情感如此遥远,教导儿女的期盼如此迫切,心中充满了忧虑。
匆匆流逝的岁月让人无从把握,像化作鹤般的游荡。
我和她的余生都已经过了花甲,
而我们之间的浓厚情意更是投契。
还记得当年一起绣花,挑针画阁,深夜吟诗,烛光下共度重楼。
棠棣花已凋零,笙歌雨散,三十载的人生悲痛仍未结束。
如今相聚,想起如同一家人般的骨肉关系,地下无忧。
刘琬怀,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亲友的深情怀念。
这首诗是在得知玉如大姑去世后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沁园春 闻玉如大姑扬州讣挽作》是一首充满感伤与追忆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故人离世的哀悼,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片纸传来”引入,透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悲痛,紧接着用“沉疴弗疗”描绘了对故人健康状况的无奈和惋惜。接着,诗人回忆起与故人分别的情景,体现出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记曩时共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与故人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这种对过去的追忆,不仅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珍贵友情的珍视。最后,诗人在对过往的痛楚与无奈中,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尽管“地下无愁”,但对彼此的思念与情感却永存心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亲情、友情的厚重,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既有对逝去的哀伤,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片纸传来,怆绝惊魂,沉疴弗疗。
诗人通过“片纸”引入,表明收到了令人悲痛的消息,随之而来的“怆绝惊魂”体现了他内心的剧烈震动,接着用“沉疴弗疗”形容对故人病痛的无力感。
计春江握别,才逾半载,暮云企望,竟诀千秋。
这里诗人回忆起与故人分别的时刻,时间短暂却已是永别,表现了生死离别的沉重。
忆女情遥,训儿念切,凡事萦怀只独忧。
对故人情感的回忆与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交织在一起,“独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匆匆渺何年华表,化鹤来游。
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人生如梦,像化作鹤般自由游荡,隐含对生死的思考。
余生花甲同周。
表示对余生的感慨,花甲即六十岁,暗示岁月的无情。
更交接兰言意最投。
交接的情意浓厚,表明对故人的深厚感情。
记曩时共绣,拈针画阁,深宵分韵,刻烛重楼。
回忆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温情。
棠棣花残,埙篪雨散,卅载人琴痛未休。
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三十年的情感仍在痛苦中延续。
今相聚想一家骨肉,地下无愁。
最后表达对故人的深情,强调在死后的团聚中依然是亲情无忧。
整首诗以对故人离世的哀悼为主题,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亲情的珍视,展现出一种成熟的生命哲学。
诗中提到的“片纸”指的是什么?
A. 一张信纸
B. 一张白纸
C. 一张地图
D. 一张画纸
诗人对故人离世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愉快
B. 无所谓
C. 悲痛
D. 反感
“棠棣花残”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美好
C. 失落
D. 喜悦
答案:1.A 2.C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