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

时间: 2025-04-27 00:23:02

诗句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

人讦我誉,荐贤为公。

智名勇能,公无可述。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3:02

原文展示: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
人讦我誉,荐贤为公。
智名勇能,公无可述。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

白话文翻译:

王公的德行非常高尚,令人敬仰。他的外貌和气度都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有人赞美我,推荐贤能之士来推举王公。王公的智慧、名声和勇气,都无可比拟。正因为有他,才能使国家太平,才得以显示出他的功绩。

注释:

  • 盛德:指高尚的品德。
  • 休休:安详、和谐,形容王公的气度。
  • :揭露、指责,此处作“赞美”解。
  • 荐贤:推荐有才能的人。
  • 智名勇能:指智慧、名声、勇气和才干。
  • 公绩:公的功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承恩,明代诗人,以其对古典诗词的传承和创新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古人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在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贤明统治者的赞美与向往,体现出对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公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德治的推崇与对良好治理的期待。诗的开头“王公盛德”便点明了主题,王公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安详的形象,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楷模。随后,诗人提到有人对他赞美,并推荐贤能之士,这不仅反映了王公的德行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表现出对贤能之士的重视,暗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智名勇能,公无可述”一句,深入刻画了王公的多重优点,表明他在智慧、名声、勇气等方面的卓越,然而诗人却用“无可述”来表达对王公的崇敬,似乎是说这些品质已超出常人的理解。同时,诗的结尾“致时太平,乃见公绩”则将王公的功绩与国家的安定紧密相连,强调了良好领导的重要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王公的品德高尚,外表和气,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
  2. 人讦我誉,荐贤为公:有人对我称赞,推荐贤良之士给王公。
  3. 智名勇能,公无可述:王公的智慧、名声和勇气,都是无可比拟的。
  4.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正因为王公的治理,使国家太平,才显现出他的功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智名勇能”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王公的优点,突出了他的卓越。
  • 反语:“无可述”暗含王公的德行之高,超越了常人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盛德:象征着道德和品行的崇高。
  • 太平:象征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 贤人:象征着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体现出对智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公被称赞的原因是什么? a) 他的外貌
    b) 他的德行
    c) 他的财富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智名勇能”是指什么? a) 王公的缺点
    b) 王公的优点
    c) 王公的家庭背景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王公的贬低
    b) 对王公的赞美
    c) 对社会的批评
    (答案:b)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解析》
  • 《王公与德治思想研究》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作品,讲述政治理想与道德。
  • 《登高》:杜甫的诗,反映对国家状况的忧虑与期盼。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公盛德》与《登高》:两者皆关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但《王公盛德》更强调个人德行对国家的影响,而《登高》则深入探讨个体在国家动荡中的无奈与忧虑。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崇德道中 池上 呈尤侍郎陆礼部 呈吴居甫待制 车中闻人说豀涧如水晶色口占一绝 长至前夕书寄陆严州 病起见瓶中蜡梅偶书 并闾岭 丙午十二月晦日雪霁 北山早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纠坐 华实相称 狡勇 游虞 评功摆好 十字旁的字 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液雨 研机析理 刳心雕肾 岑崟 青字旁的字 背腹受敌 包含薤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瞩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