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3: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3:43:25
感欢初殷勤,叹子后辽落。打金侧玳瑁,外艳里怀薄。
这首诗表达了初见时的热情和欢喜,却又感叹相处后的疏离。用金色和玳瑁的装饰来形容外表的华丽,内心却感到空虚和薄弱。
本诗作者不详,作品流传于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盛行的时代,文人墨客相互交流,诗歌和散文等文学形式繁荣发展。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写一种情感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流动,常见于士人之间的交往。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它通过简单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变迁。开头的“感欢初殷勤”让人感受到恋爱初期的甜美与热烈,似乎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与期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用“叹子后辽落”表达了对当初热情的怀念与如今疏远的惋惜。
接下来的“打金侧玳瑁”,通过华丽的外表描绘,反映出一种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似乎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表面交往。然而,最后一句“外艳里怀薄”则揭示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奈,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不仅仅是在描写个人的情感,更是一种对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在这个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人心的孤独与渴望,给人以深思的余地。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表面光鲜的关系与内心孤独的强烈对比,反映出人际交往中的虚假与真实,提示人们在交往中应重视真诚与内心的真实感受。
诗中表现的初期情感是:
A. 疏远
B. 热情
C. 冷漠
“打金侧玳瑁”中的“玳瑁”象征:
A. 内心的孤独
B. 外表的华丽
C. 时间的流逝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物质财富
B. 人际关系的虚假与真实
C. 自然景色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