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01
经古战场
作者: 徐熥 〔明代〕
萧条残垒不胜悲,此地曾经几乱离。
恨血尚馀春草里,游魂多出夕阳时。
潇潇寒雨闻刁斗,漠漠阴云见羽旗。
满路干戈愁转战,胡笳休向马头吹。
这片荒凉的残垒让人感到悲伤,这里曾经历过多少的战争和离散。怨恨的鲜血仍然留在春草之中,游荡的灵魂常常在夕阳西下时出现。潇潇的寒雨中听见了战斗的号角,朦胧的阴云下看见了军旗。满路的战斗留下了无尽的愁苦,胡笳的哀怨不必再对着马头吹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此地曾经几乱离”可以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与动乱,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慨。
作者介绍: 徐熥,明代诗人,生平不甚详实,其诗歌以沉郁悲凉著称,常常反映对历史战乱的思考与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之地,诗人凭借对古战场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经古战场》是一首充满历史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处古老的战场,唤起了对战争带来的创伤和离别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残垒的萧条和悲伤的情绪相互呼应,令人感受到战场的凄凉与绝望。接着,诗人提到的“恨血尚馀春草里”,将战争的血腥与春天的生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战乱对自然的破坏和人类的苦难。
在后面的描绘中,诗人用“潇潇寒雨”和“漠漠阴云”来渲染气氛,体现了战斗的阴霾和不安。“满路干戈愁转战”则表现了无尽的战争带来的愁苦,最后一句“胡笳休向马头吹”更是将悲伤的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反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揭示了人类在历史中所经历的苦难与悲伤,呼唤和平与安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残垒”指的是什么?
A. 战场的堡垒
B. 诗人的家乡
C. 自然景观
D. 战争的胜利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历史的怀念
C. 对和平的期盼
D. 对战争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熥的《经古战场》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家国的忧虑,但徐熥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而杜甫则结合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