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4:18
大子夜歌二首
作者:陆龟蒙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这首诗提到许多歌谣,但在所有的歌谣中,子夜的歌谣最为动人可怜。它慷慨激昂地吐露出清晰的音调,仿佛是自然的声响。丝竹乐器发出悠扬的歌声,借助乐器传递出清晰的音韵。人们不知其中的妙处,声音从心中激荡而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子夜”暗示了深夜的静谧和情感的深沉,常用于表达内心情感的激荡。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766年-约802年),字子明,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清新的语言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音乐、诗词等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诗中表达了对夜晚歌谣的赞美,反映了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陆龟蒙的《大子夜歌二首》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音乐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诗的开头提到“歌谣数百种”,显示了歌谣的丰富多彩,但随后强调“子夜最可怜”,让人感受到在那宁静的夜晚,歌谣的深情与哀怨。诗人通过“慷慨吐清音”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声音的清晰和自然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接着提到“丝竹发歌响”,描绘了音乐的优美和抒情,乐器的声音仿佛能唤醒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最后一句“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则让人反思,许多美好的事物往往不被人们所理解,真正触动心灵的感受,往往是超越语言的。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音乐与自然的感悟,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逐句解析: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表达了歌谣的多样性,而在这众多的歌谣中,子夜的歌谣显得格外动人。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描述了子夜歌谣的激昂清晰,仿佛是自然之声的流露。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通过乐器传递出的优美音乐,突显了音乐的感染力。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人们往往无法领悟其中的深意,真正打动心灵的音乐往往超越了简单的歌谣。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音乐与人心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和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人们无法完全理解音乐之美的感慨。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子夜”常常被视为灵魂深处的时刻,歌谣则是情感的寄托,而丝竹则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它们共同构成了诗中对音乐与情感深度的探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夜”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清晨
B. 深夜
C. 黄昏
D. 正午
诗中提到的“丝竹”指的是什么类型的乐器?
A. 打击乐器
B. 弦乐和竹管乐器
C. 管弦乐器
D. 电子乐器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对什么的感慨?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美好音乐的感悟
C. 对历史的回忆
D. 对爱情的追求
参考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