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烛影摇红 其二 姑苏晚泊》

时间: 2025-05-13 12:00:11

诗句

水冷吴江,曲堤杨柳多衰谢。

西风惯送别离船,又到枫桥下。

斜日孤帆犹挂。

更多少、游人归也。

重城又早,灯火摇星,管弦沸夜。

强自推篷,川途风景空如画。

钟声惊断枕边魂,残月偏无藉。

不见东窗艳冶。

漫神游、歌台舞榭。

怀人易老,吊古多愁,临风独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00:11

原文展示:

水冷吴江,曲堤杨柳多衰谢。西风惯送别离船,又到枫桥下。斜日孤帆犹挂。更多少游人归也。重城又早,灯火摇星,管弦沸夜。强自推篷,川途风景空如画。钟声惊断枕边魂,残月偏无藉。不见东窗艳冶。漫神游歌台舞榭。怀人易老,吊古多愁,临风独写。

白话文翻译:

水冷的吴江河边,曲折的堤岸上杨柳多已枯萎。西风常常送走离别的船只,今天又经过枫桥。斜阳下,孤帆仍在水面上挂着。又有多少游人已经归去。城里夜色已早,灯火摇曳,宛如星星,管弦乐声在夜中喧闹。我强行推开船篷,河流两岸的风景空旷如画。钟声突然惊醒了我梦中的灵魂,残月也无处可依。看不见东窗的艳丽光景。漫游于歌台舞榭之间,怀念的人容易变老,吊古之情多愁善感,独自在风中写下心中的感慨。

注释:

  • 吴江:江南的一条河流,水冷指水温较低。
  • 曲堤:指弯曲的堤岸。
  • 衰谢:植物枯萎。
  • 西风:秋天的风,常与离别相关。
  • 枫桥:古代著名的风景地,常用作送别的场景。
  • 斜日:即夕阳,表示时间的流逝。
  • 孤帆:孤独的船帆,象征孤独与离别。
  • 重城:指城楼和城墙。
  • 管弦:音乐器乐合奏。
  • 推篷:把船的篷布推开。
  • 钟声:寺庙的钟声,常常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 残月:夜空中残留的月亮。
  • 东窗:指窗外的风景,寓意美好。
  • 漫神游:在歌舞场所自由游荡。
  • 吊古:怀念古人或古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事,情感细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泊舟于吴江,目睹周围的景色,感受到离别与思念,情绪因而激荡。诗篇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蕴含着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 其二 姑苏晚泊》以秋天的吴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船上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以“水冷吴江,曲堤杨柳多衰谢”引入,给人一种清冷、萧瑟的气氛,立刻勾勒出一种凄凉的场景。随着西风的吹送,离别的情感愈发浓烈,诗人将这份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色中,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接下来的描写中,孤帆、斜日、灯火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诗人在夜晚的城市中,感受到灯火的摇曳与音乐的喧嚣,内心却是孤独而沉重的。通过“钟声惊断枕边魂”,诗人表达了对梦境的惊扰与对现实的无奈,残月的无助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最后,诗人自言怀人易老、吊古多愁,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独自在风中写下自己的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色的描绘到内心情感的流露,显示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冷吴江”:描绘了一个清冷的江边,感受到了秋季的来临。
  • “曲堤杨柳多衰谢”:堤岸弯曲,杨柳枯萎,暗示岁月流逝。
  • “西风惯送别离船”:西风常常带走离别的船只,象征着离愁别绪。
  • “又到枫桥下”:提及一个古老的送别场景,增加了文学的厚重感。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灯火摇星”将灯光与星星联系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拟人化的手法在“钟声惊断枕边魂”中表现,钟声仿佛有生命,能够影响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冷:象征凄凉与寒冷的情感。
  • 杨柳:常与离别相联系,象征思念。
  • 孤帆:表达孤独和离别的感觉。
  • 钟声:传达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惊扰。
  • 残月:象征无依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枫桥”主要象征什么?

    • A. 送别
    • B. 归家
    • C. 快乐
  2. “水冷吴江”的“水冷”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诗中提到的“钟声”起到了什么作用?

    • A. 增加热闹
    • B. 唤醒内心的感慨
    • C. 送别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将进酒》
  2. 杜甫《月夜忆舍弟》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俞士彪的《姑苏晚泊》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表现出对离别的感伤,但俞士彪更注重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的独白,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枯萎,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鉴赏》
  2. 《古诗词入门》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喜迁莺·欲明真趣 喜迁莺 寿大人四月七日 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喜迁莺·鸠雨细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喜迁莺·晓月坠 八声甘州 为郑霁林题其先德辅堂吴淞放艇图 八声甘州 癸亥七月既望,夜景冥郁,略无尘秽,同袁兰村登江亭 八声甘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蔽的成语 止字旁的字 耳目 操戈入室 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打鼓 父开头的成语 菅蒯 髟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烛炬 工字旁的字 有福共享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禁止令行 狂瞽之言 贞履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