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29
道本自然,但有为头头是错。
若一味谈空,如何摸索。
无有双忘终不了,两边兼用遭缠缚。
都不如默默守其中,神逸乐。
过去事,须忘却。
未来事,休详度。
这见在工夫,更休泥着。
六欲不生三毒灭,一阳来复群阴剥。
悟真空抱本还元虚,为真觉。
道理本是自然的,只是有些人为的纷扰让事情复杂。
如果只是一味地谈论空无,怎么能真正体会呢?
没有双重的忘却最终是无法解决的,两边都去兼顾只会被束缚。
不如静静守住内心的宁静,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过去的事情,要学会忘记;
未来的事情,最好不要过多考虑。
在此过程中的修行,更要避免执着。
六欲不生,三毒也就消灭了,阳光再现,阴霾也会消散。
领悟真正的空灵,回归本源,才能获得真实的觉悟。
李道纯,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道教思想及作品而闻名,尤其擅长抒发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道教思想逐渐受到重视的时期。诗中体现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思考,反映了作者对道理的深刻理解。
李道纯的《满江红 授觉庵》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自然及内心修行的独特见解。全诗围绕“道”字展开,强调“道本自然”,引导读者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对比过去与未来,诗人指出,执着于往事或过度担忧未来都只会增加内心的负担,真正的智慧在于“默默守其中”,即在当下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诗歌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尤其是“六欲不生,三毒灭”的表述,传达了通过修行而超越世俗欲望的思想。通过“悟真空抱本还元虚,为真觉”,表达了回归本真、获得内心觉悟的理想境界。这种哲理不仅引发读者的思考,也为他们提供了修行的方向。整体而言,李道纯的作品在元代诗坛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展现了道教哲理与诗歌艺术的完美结合。
整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内心的修行超越外在的纷扰,强调在当下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快乐,反映了道教的哲理与智慧。
李道纯的《满江红》主要探讨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三毒”指的是哪些?
诗的最后一句“悟真空抱本还元虚,为真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