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8:5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58:29
作者:陆求可 〔清代〕
燕啼莺语。烟花满路。遍香闺引起春情思。结束宫妆,肯孤负踏青天气。散金莲柳边沙际。飞来峰下,湖心亭畔,软春风轻飘罗绮。拜佛听经,好游遍湖头诸寺。笑窥人喜孜孜地。
燕子啼叫,黄莺歌唱,烟花在路上绽放,香气弥漫,引起了春天的情思。卸下宫妆,怎忍心辜负这踏青的好天气。金色的莲花在柳树边的沙滩散落。飞来峰下,湖心亭旁,柔和的春风轻轻拂动着绸缎般的衣裳。拜佛听经,游历遍及湖边的寺庙,看到人们欢喜的样子,心中不禁感到欣慰。
作者介绍: 陆求可,字希声,号天池,清代诗人,擅长词、诗,受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推崇。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为题材,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解佩令》创作于清代,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佩令》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思索。开篇以“燕啼莺语”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场景。诗中“烟花满路”不仅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绚丽景象,也隐喻着生活的繁华和美好。
随后的“遍香闺引起春情思”则表达了在这样的春日里,女子的情愫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人对“踏青天气”的重视,表现出一种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他卸下宫妆,告别繁琐的生活,选择在春日里徜徉于大自然中,流露出一种洒脱的情绪。
接下来的意象如“飞来峰下,湖心亭畔”,则展示了诗人游览的场景,描绘了湖光山色的优美画面。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外在的美,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最后一句“笑窥人喜孜孜地”则表达了诗人对周围人的快乐感到欣慰与共鸣,完美地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活的乐趣以及人们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春天带来的愉悦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哪个意象与快乐最相关?
A. 烟花
B. 金莲
C. 拜佛
D. 燕啼莺语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忧伤
B. 幸福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