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1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10:44
萧萧华发倚斜杨,也种黄花也种秧。
不是陶家五男拙,有儿身在泮宫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的形象,他在斜倚着杨树的同时,既种植着黄花,也种着秧苗。这并不是像陶渊明那样的五个儿子都不成器,而是他的儿子正身处于学堂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老年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慨。开篇“萧萧华发倚斜杨”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白发的老人倚靠在斜杨树下,似乎在回忆往昔的岁月。接下来的“也种黄花也种秧”,则表现出诗人虽已年迈,依然在劳作,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追求生活的精神。他同时种植黄花与稻秧,表明了对生活的多样化追求。
而最后两句则是对后代的思考与期盼。诗人提到陶渊明的儿子不成器,暗示着对自己后代的期待。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泮宫墙内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有作为的人。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也深刻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后代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和理想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泮宫墙”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