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11
六月荆南门屡闭。壁上乌巾,挂著多时矣。客到蕉窗时一启,不迎不送贪徒跣。问我新编今有几。叩首主臣,夜火烧残矣。消夏祇馀词一纸,君休哂我篇篇戏。
六月时节,荆南的门常常紧闭。墙上那条黑色的头巾,早已挂了很久。客人来到蕉窗时才稍微打开,不迎接也不送别,贪婪的人赤脚而来。我问你新编的诗歌现在还有多少首?我叩首向主臣,夜里火焰已经烧得残缺不全。消夏的时光只剩下一纸诗文,你可别嘲笑我一篇篇的戏作。
“六月荆南”暗示着夏季的炎热与沉闷,而“乌巾”则可能象征着悲伤或失落的情绪。这里的“夜火”可以联想到古代夜间的灯火,象征着过去的繁华与现状的对比。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清代诗人,字子文,号白石,生于浙江。陈维崧以词作闻名,擅长描写生活琐事和个人情感,其作品常透露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蝶恋花 其八》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诗中充满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昔日繁华的追忆。
这首词通过对夏季生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绪。诗人以“荆南门屡闭”的开篇,传达出一种封闭与隔绝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社会的冷漠与人际关系的疏离。接着,墙上的“乌巾”与“蕉窗”的启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纠结与孤寂。
“贪徒跣”则更进一步揭示了人性的贪婪与自私,诗人对这种现象感到无奈与悲哀。最后两句“叩首主臣,夜火烧残矣”,不仅表达了对权贵的无奈与敬畏,更是对昔日辉煌的感慨,夜火的残缺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与梦想的破灭。整首词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对过去的追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蝶恋花 其八》的作者是?
“六月荆南门屡闭”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消夏祇馀词一纸”中“消夏”指的是什么?
比较陈维崧的《蝶恋花 其八》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社会的冷漠与孤独,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