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6:4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6:42:53
作者: 卢祥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鸱鸮夜入禁垣鸣,
阿阁鸾凰不听声。
感我正兴家国念,
寒梅唤尽到天明。
鸱鸮在夜间飞入禁苑鸣叫,
高阁上的鸾凰却听不见它的声音。
这让我正好勾起了我对家国的思念,
寒梅花在夜里呼唤,直至天明。
“鸱鸮”在古代常被视为不祥之鸟,象征着忧虑和不安。“鸾凰”则是吉祥的象征,出现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代表着美好的愿景和理想。
作者介绍: 卢祥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因其诗作多涉及政治和人生哲理而受到关注。他的风格多为沉郁,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可能是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与思考。鸱鸮的鸣叫引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显示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闻鸮有感”通过鸱鸮的鸣叫引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对国家的关心。诗人在黑夜中听到鸱鸮的叫声,感受到一种不安的气息,而高阁上的鸾凰却没有察觉到这种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不仅加强了鸱鸮的凶兆意义,也突显出诗人对现状的深刻反思。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家国的思念,寒梅的意象在这里不仅象征着冬日的坚韧,也暗示着希望的到来。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鸱鸮与鸾凰)、拟人(寒梅唤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的深沉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鸱鸮”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寒梅”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引发了对家国的思念?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