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2: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16:37
玉堂清迥似仙家,
竹石丛中吏守衙。
视篆只应成故事,
汲泉还为浣陈砂。
琪花夜静流金液,
槐树春深集乳鸦。
岂向东山长吏隐,
北门犹待制黄麻。
玉堂清幽通透,宛如仙家的居所;
竹石环绕中是吏员的官署。
看似篆书的字迹,终究成了往事;
汲取泉水的目的,还在于洗涤陈年的砂石。
琪花在夜静时流淌着金色的液体,
槐树在春深处聚集了乳鸦的身影。
怎能向东山隐居于长官的身旁,
北门外仍然期待着制黄麻的到来。
“东山”隐喻了隐士的生活,源于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北门犹待制黄麻”则暗示了对官职和社会责任的期待与担当。
作者介绍:陆釴,明代诗人,字子云,号青松,出生于一个士人家庭。陆釴在文学上有较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官场生活与隐逸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釴朋友王学士即将赴南京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是一首写友谊与离别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清幽高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视篆”和“汲泉”,展现了官员的忙碌与责任,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批判。
诗中“琪花夜静流金液”意象的使用,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岂向东山长吏隐”则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犹豫与不甘,表现出在官场与隐逸之间的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与王学士之间的深厚情谊,既有祝福又有惆怅,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琪花夜静流金液”以拟人化手法描绘夜晚的美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测试
诗中“玉堂清迥似仙家”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
“岂向东山长吏隐”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诗中“槐树春深集乳鸦”意象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