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萼红 其二》

时间: 2025-05-22 00:06:47

诗句

解明珰。

正湘妃倚醉,换了绿罗裳。

绀唾弹冰,绛潮拥月,等闲偷泄春光。

有多少、姹红犹冷,借琼枝、擎出返魂香。

天上梨花,江南桃叶,尽意端相。

还似貂裘走马,向胭脂坡下,乍认凝妆。

蜡泪秋残,鹃心春小,误他几度寻芳。

问谁倚、高楼玉笛,把碎霞、吹满水云乡。

料得守砂句漏,鹤老丹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0:06:47

原文展示:

解明珰。正湘妃倚醉,换了绿罗裳。绀唾弹冰,绛潮拥月,等闲偷泄春光。有多少姹红犹冷,借琼枝擎出返魂香。天上梨花,江南桃叶,尽意端相。还似貂裘走马,向胭脂坡下,乍认凝妆。蜡泪秋残,鹃心春小,误他几度寻芳。问谁倚高楼玉笛,把碎霞吹满水云乡。料得守砂句漏,鹤老丹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醉意朦胧的女子,正倚靠在湘妃竹旁,换上了绿罗衣裳。她的唇色如绀唾般鲜艳,月光下,潮水拥抱着柔美的景色,轻易地泄露了春光的秘密。多少姹红花朵依旧显得冷淡,却借着琼枝托出迷人的香气。天上的梨花和江南的桃叶,尽显其优雅姿态。就像披着貂裘的骑士,沿着胭脂坡下行走,一下子认出了她的妆容。蜡烛已见秋残,杜鹃的心在春天显得微弱,误导了他多少次寻觅花香。问谁倚在高楼上吹玉笛,把那残霞吹满了水中的云乡。想必是守着砂漏的时光,鹤已老去,丹砂也荒废了。

注释:

  • 解明珰:指清晨的光线照耀,明亮的样子。
  • 湘妃:传说中湘江的神女,意指美丽的女子。
  • 绀唾:形容嘴唇的颜色,绀是深青色,唾是唾液,暗指美丽的容颜。
  • 姹红:形容鲜艳的红色花朵,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
  • 琼枝:美丽的枝条,常用来指代花卉。
  • 蜡泪:比喻烛泪,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奈。
  • 丹荒:指丹砂的荒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顺鼎(1697年-1769年),字宗武,一字仲武,号抱庵,晚号渔隐。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多情与美丽。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以描绘自然与女性的美丽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一萼红 其二》展示了易顺鼎对女性美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深刻表达。整首诗以春天的意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女子形象的塑造,展现了春光的柔美与女性的妩媚。诗中“湘妃倚醉,换了绿罗裳”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娇媚与醉态,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醉人的气氛。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天上梨花,江南桃叶”,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隐喻着女子的纯洁与温柔。通过“蜡泪秋残,鹃心春小”,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着青春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易逝。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美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解明珰:描绘清晨的光线,暗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
  2. 正湘妃倚醉,换了绿罗裳:湘妃代表美丽的女子,醉意让她的形象更加娇媚,绿罗裳则增添了她的柔美。
  3. 绀唾弹冰,绛潮拥月:通过色彩对比,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春夜的宁静。
  4. 等闲偷泄春光:暗示春天的美丽轻易地显露出来,象征着少女的娇羞。
  5. 有多少姹红犹冷:对比鲜艳的花朵与冷淡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
  6. 借琼枝擎出返魂香:琼枝托出香气,象征着美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7. 天上梨花,江南桃叶:描绘自然美景,反映出女子的优雅。
  8. 还似貂裘走马,向胭脂坡下,乍认凝妆:比喻骑士与女子的相遇,暗示爱情的美好与惊艳。
  9. 蜡泪秋残,鹃心春小: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象征青春的短暂。
  10. 问谁倚高楼玉笛,把碎霞吹满水云乡:表达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与怀念。
  11. 料得守砂句漏,鹤老丹荒:对时光的感慨,暗示青春与美好事物的逝去。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妃:象征美丽与柔情的女子。
  • 梨花:纯洁与美好的象征。
  • 桃叶:生命之美,春天的象征。
  • 蜡泪: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湘妃”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清晨的光线
    C. 春天的气息
    D. 诗人的思乡情

  2. “蜡泪秋残”中“蜡泪”指的是什么? A. 燃烧的蜡烛
    B. 女性的眼泪
    C. 秋天的景象
    D. 诗人的悲伤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蝶恋花》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词多表现女性的柔情与思念,而易顺鼎的诗则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与女性的美丽。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均反映了对生命和美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易顺鼎与其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赠郑曼季诗四首·南衡 夜宿福聚兰若 嘉兴 其二 青玉案·马头双鹊飞来喜 许宰和篇至再用韵谢 同潘丈游东平瀑 解佩令 好了歌读当代旧诗作 诗九首托南剑刘教寻亦周墓焚之 过竹步赠居亭谢处士 挽陈帅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八两半斤 龝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通天达地 竹头木屑 斤字旁的字 重岁 空前未有 破奸发伏 倔聱 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文字旁的字 惑世盗名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包含试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自受自作 肇庆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