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20:40
丁亥除夕书怀
作者: 郭式昌 〔清代〕
人言方朔是神仙,
风雪穷冬在客边。
忧国一镫看白发,
思乡几辈念青毡。
寒消竹火残更里,
酒忆梅花老屋前。
践得东坡江水约,
读书犹愿假余年。
有人说方朔是神仙,
在这风雪交加的冬天,我身在异乡。
忧国之情如同一盏灯光映照我的白发,
思乡之情让我几代人都在怀念那青色的毡子。
寒气消散,竹火在残更的夜里燃烧,
我在老屋前的梅花下醉酒回忆。
我已经实现了东坡的江水约定,
但我仍然希望能借来余年读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郭式昌,清代诗人,作品多与自然、乡土情怀相关,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感贯穿其中。他的诗风清新、真挚,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除夕之际,表达了诗人在年末时的感慨,结合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除夕夜的复杂心境。开篇提到的“方朔”,不仅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在寒冷冬夜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以“忧国一镫看白发”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白发的象征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思乡几辈念青毡”,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乡愁。这种情感在后面的“酒忆梅花老屋前”中再次得以体现,酒与梅花的结合,既有饮酒作乐的轻松,又夹杂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最后两句“践得东坡江水约,读书犹愿假余年”,诗人虽已实现某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但仍然渴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沉浸于书本的世界,体现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忧国情怀和对生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除夕夜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体现了清代文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朔”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家乡
B. 理想生活
C. 忧国之情
诗中提到的“青毡”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梦想
B. 对故乡的怀念
C. 生活的繁华
诗人希望借来余年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A. 对知识的渴望
B. 追求长生
C. 忧虑国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清代诗歌的背景和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