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2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22:10
游莫愁湖
原文展示:
五月湖楼趁夕凉,重来祠树饫新霜。
秋风莫续箜篌引,春梦谁寻玳瑁梁。
孙楚酒楼馀蔓草,丽华宫井剩枯杨。
佳人底是生南园,家世分明系洛阳。
白话文翻译:
在五月的傍晚,湖边的楼阁迎着凉爽的微风,我再次来到这座庙宇,树木上覆盖着新霜。
秋风不再继续弹奏箜篌的旋律,春天的梦境又有谁能去寻找那华丽的梁柱呢?
孙楚酒楼的角落残留着蔓草,丽华宫的井旁只剩下枯萎的杨树。
那位佳人出生在南园,家世显赫,清楚地与洛阳相连。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端方(1800-1860),字懋亭,号恕斋,清代诗人,生于安徽,因其精于诗词而著称。作为官员,他在地方治理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诗风清新,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游莫愁湖》写于端方游览莫愁湖时的感受,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思考。湖水、楼阁、秋风等意象交织,唤起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莫愁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畔的夕阳美景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描绘了五月傍晚的凉意,湖楼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动人,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庙宇的树木和新霜,暗示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秋风将乐器的声音带走,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而“春梦”的提及则引发出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追寻。
后半部分中,作者提到的孙楚酒楼和丽华宫,描绘了一幅繁华落尽的景象,蔓草与枯杨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之美。同时,最后两句提到的“佳人”与“洛阳”,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在感慨自然之美的同时,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箜篌”是什么?
诗中“家世分明系洛阳”中的“洛阳”指的是?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端方的《游莫愁湖》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强调历史与英雄的壮阔。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