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8:1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8:15:40
浪淘沙
天上月初圆。人去游仙。珠玑付与枣李镌。
绣口锦心前世种,尽足流传。
翰墨有良缘。酬唱频年。
挑灯惆怅不成眠。云帔霞裳何处也,碧海青天。
在天上,明月刚刚圆满。人们已经离去,去游览仙境。珍珠和美玉都被赋予了枣子和李子。
前世种下的绣口锦心,如今都能流传下来。
翰墨之间,有着美好的缘分。我们多年来频频唱和。
挑灯夜读,满心惆怅却无法入眠。那云帔霞裳究竟在何处呢?唯有碧海青天相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绚霄,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观察。他的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清代,社会上文人雅士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表达日益普遍。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自然和情感的描绘,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索。
《浪淘沙》是张绚霄的一首典雅诗作,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清新的意境。开篇以“天上月初圆”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暗示了内心的圆满与安宁。然而,随着“人去游仙”的转折,诗人似乎被孤独的感觉所笼罩,游仙的理想似乎遥不可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接下来,诗人提到“珠玑付与枣李镌”,在对比中暗示珍贵的美好事物与平常事物的关系,可能在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接下来的“绣口锦心前世种”则是对才华的自信与传承,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与艺术的热爱。
“挑灯惆怅不成眠”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夜晚思考与创作的孤独感。最后一句“云帔霞裳何处也,碧海青天”,则以广阔的自然景观结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似乎在呼唤着理想与自由。
整首诗以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对美好与理想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涉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孤独与惆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文化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月初圆”象征什么?
A. 不满
B. 圆满与希望
C. 迷茫
D. 失落
“翰墨有良缘”中的“翰墨”指的是什么?
A. 书法和文学
B. 画笔
C. 墨水
D. 笔记本
诗中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与孤独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籍和文章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及欣赏古诗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