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2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20:03
空山逢九日,尚忆客扁舟。
况复多风雨,那能遣病愁。
雁来知几日,帽落巳千秋。
妒杀东篱老,黄花笑插头。
在空旷的山中迎来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我仍然怀念那位乘小舟而来的客人。更何况此时风雨交加,怎么能驱散心中的病痛和忧愁呢?大雁归来,不知已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帽子落下,已是千秋万代。那老人在东篱下的菊花中显得无比妒忌,黄花却依旧在头上欢笑。
沈守正,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抒情见长,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沈守正的诗歌多表现孤独和对友情的怀念。
此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岁月流逝中产生的愁苦情绪。重阳节是敬老和怀念的日子,诗人在此时的思绪更显得深沉。
《九日》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空山逢九日”便点明了节日的主题,诗人身处于空旷的山中,仿佛与世隔绝,深感孤独。对“客扁舟”的怀念不仅表明了对朋友的思念,也暗示了人生路途的孤寂与无奈。这里的“况复多风雨”和“病愁”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忧伤氛围,表现出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难以驱散内心的愁苦。
接下来的“雁来知几日”,大雁的归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帽子落下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体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而最后两句“妒杀东篱老,黄花笑插头”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菊花的坚韧与生命力,尽管年华已逝,但依然能够在重阳节中绽放,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怀念与对生命的哲思,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诗歌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情冷暖与生命的脆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中秋节
诗中“帽落”象征着什么?
A. 新生活的开始
B. 岁月的流逝
C. 朋友的到来
D. 自然的变化
诗人对风雨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生活的艰辛
C. 友谊的重要
D. 对过去的怀念
沈守正的《九日》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均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沈守正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而王维则通过描写兄弟间的情谊,展现了深厚的亲情。在风格上,沈的作品更显孤独与沉思,王的作品则更显温暖与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