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56
秋日
王芬 〔清代〕
肃杀秋声里,幽怀感百端。
螀啼露华重,萤度月波寒。
竹外疏花瘦,廊腰败叶乾。
独怜三径菊,冷节末阑珊。
在肃杀的秋声中,我的幽幽思绪感触良多。
蟋蟀在重露中啼鸣,萤火虫在寒冷的月波中飞舞。
竹外的花儿稀疏而瘦弱,走廊旁的叶子干枯凋零。
我独自怜惜三径旁的菊花,在这冷清的时节显得格外凋零。
作者介绍:王芬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常常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季,秋日的景色常常引发诗人的思考与感慨。在这个时节,自然景物逐渐凋零,诗人对生命的无常与秋日的孤独感有了更深的体会。
《秋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肃杀秋声里”,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气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接下来的描述中,蟋蟀的鸣叫和萤火虫的飞舞形成了生与死的对比,既有生命的活力,又有寒冷的凋零,令人感到秋天的冷清与忧伤。
“竹外疏花瘦,廊腰败叶乾”更是点出了秋天的衰败,竹子外的花朵稀疏而瘦弱,走廊旁的叶子干枯,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最后一句“独怜三径菊”,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菊花的怜惜与共鸣,菊花在这个季节显得格外坚毅,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肃杀秋声里”中的“肃杀”指的是:
A. 温暖的气候
B. 冷酷的气氛
C. 生机勃勃
D. 纷繁的声音
“独怜三径菊”中的“菊”象征:
A. 生命的旺盛
B. 孤独与坚韧
C. 美丽的花朵
D. 秋天的凋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