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38
祝英台近 其五 烧香词
作者: 李符 〔清代〕
礼金仙,皈大士。小字写幡尾。对五铢衣,暗里诉心事。多应嫁了卢郎,女儿花佩,愿抱个阿侯怀里。整圆髻。才过青石岩扉,又见鸭桃底。忽上钟楼,窈窕半空倚。吮毫好倩童娘,蝉纱写照,与楚馆行云相似。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祭拜金仙和大士时的心情。她在幡尾上小字写下心事,暗暗诉说着自己的情感。她可能已经嫁给了卢郎,心中怀着对爱的向往,愿意在阿侯的怀里安心。她整理好自己的发髻,经过青石岩的门口,看到鸭桃花。在钟楼上,看到一位窈窕的女子倚靠在半空中。她用毛笔轻轻地描绘着,仿佛与楚馆的飘云相似。
李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
《祝英台近 其五 烧香词》是在特定的祭拜场合下创作的,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与爱情的看法。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女性的内心情感。开头的祭拜金仙与大士,不仅是宗教仪式的体现,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开始。诗中提到的“小字写幡尾”,不仅体现了女子的柔情,也暗示了她对爱情的隐秘向往。接着,诗人用“多应嫁了卢郎”表达了对爱情的期许与遗憾,显示出女子心中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诗歌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意象交织,展现了清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同时,诗中“窈窕半空倚”一句,展现出一种轻灵、飘逸的女性形象,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充满繁琐与现实的压力,女子依然可以在心中保留一份对美好的向往。
本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爱情的渴望与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情感与地位。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现实可能充满无奈,但内心的渴求始终存在。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卢郎”指的是?
A. 一位神仙
B. 诗人的朋友
C. 女子心仪的男子
D. 诗中的一个角色
“窈窕半空倚”中的“窈窕”意指?
A. 身材魁梧
B. 身姿优美
C. 头发凌乱
D. 目光呆滞
对比李符的《祝英台近》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各有千秋,李符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笔触表达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