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6: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6:21:15
铮铮骨气压群雄,
传炮羊山斗老龙。
宿志未偿嗟毁墓,
至今人说海澄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未竟事业的惋惜。诗中提到的“铮铮骨气”指的是在群雄中显得特别坚定的气概;“传炮羊山”则提到了一场与“老龙”的斗争,显示出气势;“宿志未偿”表达了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最后一句强调了人们对“海澄公”的称颂。
何如谨(生年不详-1745),清代诗人,字友恺,号静庵,福建人。他以写诗词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家国情怀和历史人物的精神。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的崇敬。
《秋日谒延平郡王祠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朝的盛世时期,社会相对稳定,诗人可能在延平郡王祠前感慨历史的英雄豪情,表达对先贤的怀念与对未竟事业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铮铮的气节、激烈的斗争和未完成的理想,构建了一个充满豪情的历史画面。诗的开头以“铮铮骨气压群雄”引入,直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现出一种超越平常的气概。接着提到“传炮羊山斗老龙”,生动描绘了一场英勇的斗争场景,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紧张与激烈,仿佛一场斗争的号角已经吹响。
而后“宿志未偿嗟毁墓”,则是一种深切的遗憾,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位英雄的理想未能实现,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的思念。最后一句“至今人说海澄公”不仅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影响力,也反映了人们对英雄的传承和记忆。
整首诗以豪迈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和对未实现理想的惋惜,表现出一种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斗老龙”暗指什么?
A. 一场战斗
B. 一种传说
C. 个人情感
D. 以上皆是
“宿志未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遗憾
C. 无所谓
D. 忧伤
作者何如谨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