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5: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5:36:11
难将好雨挽干旌,一片浓云似别情。
叆叇几层遮望眼,廉纤祇自送春声。
渊明禄薄原如寄,司马才优岂市名。
百里可能烦卧治,琅琊从此播余清。
这场好雨难以挽留那干旱的旌旗,浓厚的云层仿佛在表达别离的情感。层层叠叠的云彩遮住了视线,只有那轻盈的春声伴随我而来。陶渊明的俸禄微薄,不过是寄情于此,而司马迁的才华难道只在于市井之名。即使在百里之外,我也可能因公务而感到烦恼,而琅琊山从此将播撒我的清雅之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尔俨,清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多变,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高尔俨为倪相如赴任营丘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以“难将好雨挽干旌”引入,描绘出一幅雨后的景象,象征着离别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盼。接着“浓云似别情”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层叠的云彩如同难以割舍的情感,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描写中,诗人巧妙运用陶渊明与司马迁的对比,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陶渊明虽然俸禄微薄,却寄情于自然,而司马迁的才华虽被世人所知,却难以摆脱市井的束缚。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价值观,也引发读者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现实的深思。
最后,诗人以“琅琊从此播余清”来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呈现出一种淡然超脱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好雨”象征着什么?
“渊明禄薄”中的“渊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