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1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12:16
芰荷香 乞食
作者: 丘处机 〔元代〕
日奚为。信腾腾绕村,觅饭充饥。
拦门饿犬,撑突走跳如飞。
张牙怒目,待操心活龈人皮。
是则是教你看家,宁分善恶,不辨高低。
可叹狺狺此物,盖多生乖劣,一性昏迷。
谈科演教,丁宁掐耳难知。
虽然太上,驾亲临无处慈悲。
为人早早修持。
还到恁时,发愤应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乞讨过程中所遭遇的艰辛与无奈。诗人感叹日子为何如此艰难,四处游荡寻找食物来充饥。即使在村子里,也常常遇到拦路的饿犬,凶猛地扑来,让人感到恐惧。面对这些困境,诗人反思人性,认为人与人之间应有善恶之分,但现实却常常模糊了这种界限。诗中提到的“狺狺”指的是狗,暗示着愚昧和无法自知。尽管有高深的教义和道理,但在现实中却难以落实。最终,诗人呼吁人们要早日修行,以备不时之需。
作者介绍: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处机,号太和,元代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他一生致力于道教的传播与发扬,作品多涉及道教哲学及修道之道。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以乞食为题,反映了当时民众的困苦及对人性、道德的深刻思考。
丘处机的《芰荷香 乞食》以乞讨为切入点,展现了人世间的冷酷与无情。诗人通过描绘遭遇饿犬的恐惧,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反映,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中“宁分善恶,不辨高低”的警示,揭示了人性在困境中可能出现的迷失与混乱。
在艺术手法上,此诗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比如,饿犬的形象与乞讨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生活的残酷。丘处机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展现了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同时,诗的最后几句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艰难的生活中,仍需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信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于人性、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德与修行的倡导,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个体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饿犬”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