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38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
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清晨,我走进云雾缭绕的郡城,
向北望去,看到单于的台址。
匈奴与秦国的势力何其接近,
沙漠的北风气息是如此雄浑。
那些骄横的豪杰们,
他们的狂妄又回来了。
边塞的墙垣上没有名将,
亭台楼阁中空荡荡的显得崔巍。
哎,我又该为此叹息什么呢?
边疆的人民却在野草中艰难求生。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豪放、气魄壮丽,常常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陈子昂是早期的诗人之一,对后来的诗风影响深远。
《感遇》系列诗作是陈子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所作,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面对匈奴威胁和国家动荡,诗人通过这首诗歌寄托了对民族未来的担忧和对英雄豪杰回归的期待。
《感遇·之卅七》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画面:清晨走入云雾中的郡城,北望单于台,诗人感受到外族的威胁与国家的危机。诗人用“胡秦何密迩”一句,直接点出外族势力的接近,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和不安。接着,诗人通过“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反映了对年轻豪杰们的复杂情感,既希望他们能为国家出力,又不免感叹他们的狂妄。
后半部分诗句则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无助,“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诗人感到无奈与失望,边塞的士兵没有英勇的将领,反映了国家在危难时刻的无力感。最后两句“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则是对边疆人民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感慨他们在战乱中求生的艰难。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表达了对边疆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通过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情感,陈子昂的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国家动乱和边疆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雄豪杰能否归来的深思。诗人通过描绘外敌的威胁和边疆的荒凉,反映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展示了唐代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单于”是指哪个民族的统治者?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天骄子”是指那些优秀的年轻人。(对/错)
填空题:诗的最后两句揭示了边疆人民生活的艰难,表现出____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