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6:16
沁园春 其七 送太子太保大司空小泉林先生致仕
作者: 夏言 〔明代〕
屡疏求闲,殊恩优老,昼锦还乡。
看晓日都门,秋云锦席,楼船未发,冠盖相望。
白首乌纱,绯袍玉带,却笑神仙是渺茫。
归途好,览楼台北固,箫鼓钱塘。
君家庆泽深长。
喜金榜相传四世芳。
况春省贤郎,玉堂少弟,声名并起事方张。
乌石岩头,金鳌谷口,此地宜开绿野堂。
高斋卧,有三竿红日,一曲沧浪。
这首诗表达了对小泉林先生的送别之情。诗人提到,屡次请求闲暇,得到了特殊的恩赐,终于可以返回故乡。在清晨的都城中,秋天的云彩如锦绣般美丽,楼船还未启航,车马相望。白发苍苍的他,身着乌纱、绯袍、玉带,却觉得神仙的生活变得渺茫。归程之路美好,北固楼台和钱塘江的笛声鼓声在耳边萦绕。祝贺你家族的荣光延绵,听闻金榜题名已传四世之久。更何况春天时,贤良的郎君和玉堂的少弟,声名显赫,事业正蒸蒸日上。在乌石岩头、金鳌谷口,这里适合建立绿野堂。高堂卧室内,朝阳照耀,沧浪的乐曲在耳边回响。
作者介绍:夏言,明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以直言不讳著称。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送别大司空小泉林先生而作,表达了对其退休生活的祝福与对美好故乡的怀念。诗中描绘了归乡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退休生活的尊重与期待。
《沁园春 其七》是一首感情真挚的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友人的尊重与美好的祝福。诗中层层推进,描绘了离开都城的场景,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以“屡疏求闲”引入,勾勒出林先生对生活的渴望,接着通过“晓日都门,秋云锦席”等优美意象,呈现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此外,诗中“君家庆泽深长”一句,更是对林先生家族成就的赞美,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中家族荣耀的重视。整首诗构思精巧,情感充沛,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福,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首乌纱”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诗人对小泉林先生的回乡有什么样的祝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夏言的这首诗更注重对归乡的描绘与对友人的祝福,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思念。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