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晓晴》

时间: 2025-05-08 10:15:30

诗句

春气满庭阴,山低日色侵。

蝶来花更韵,莺啭竹逾深。

倦起书抛架,微酣酒涴襟。

轻寒散曝背,时作白云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15:30

原文展示:

晓晴
春气满庭阴,山低日色侵。
蝶来花更韵,莺啭竹逾深。
倦起书抛架,微酣酒涴襟。
轻寒散曝背,时作白云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庭院中,低矮的山影映衬着阳光的侵袭。
蝴蝶飞来,花儿更加妩媚,黄莺在深竹中啼唱。
倦怠之中,我把书本抛开,微醉的我酒渍沾湿了衣襟。
微寒的空气散落在背后,时不时地吟唱着白云的诗句。

注释:

  • 春气满庭阴: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庭院,阴影中透出春的气息。
  • 山低日色侵:低矮的山影下,阳光透过来,渗透进来。
  • 蝶来花更韵:蝴蝶飞来了,花儿的韵味愈加浓郁。
  • 莺啭竹逾深:黄莺在竹林深处啼唱,声音悠扬动听。
  • 倦起书抛架:感到疲倦,便从书架上抛开书本。
  • 微酣酒涴襟:微微醉酒,让衣襟沾上酒渍。
  • 轻寒散曝背:微寒的空气在背后散落,令我感到清爽。
  • 时作白云吟:不时地吟唱着关于白云的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先谦(约1640年-约1711年),字子韵,号秋浦,清代诗人。王先谦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著称。他的作品多展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常常融汇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晓晴》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感悟,反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庭院中感受春意,抛开繁杂的书卷,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欢愉。

诗歌鉴赏:

《晓晴》是一首通过描绘春日美景,表达诗人内心恬淡情怀的诗歌。诗的开头以“春气满庭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山低日色侵”则描绘了阳光透过低矮山影的光影效果,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蝶来花更韵,莺啭竹逾深”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也传达出一种音韵之美。蝴蝶的舞动与花儿的芬芳相互交融,黄莺的啼唱更是为春天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灵动。

诗中“倦起书抛架”一句,直接表露出诗人在享受春日的同时,对书本的倦怠,显示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微酣的酒意让他更加放松,衣襟的酒渍则是闲适生活的一种象征。最后一句“轻寒散曝背,时作白云吟”,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像是春风拂面,白云飘荡,诗人随性吟唱,尽享悠闲时光。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折射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气满庭阴: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庭院中,生机勃勃,给人以舒畅感。
  2. 山低日色侵:低矮的山影中,阳光透过,营造出温暖的气氛。
  3. 蝶来花更韵:蝴蝶飞来,花朵更加娇艳动人,生机盎然。
  4. 莺啭竹逾深:黄莺在深竹中啼唱,声声悦耳,增添春的韵味。
  5. 倦起书抛架:感到疲倦,从书架上放下书本,象征放下拘束。
  6. 微酣酒涴襟:微微醉酒,衣襟上沾染酒渍,显得悠然自得。
  7. 轻寒散曝背:微寒的空气轻轻散落在背后,给予清爽感。
  8. 时作白云吟:偶尔吟唱关于白云的诗句,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气满庭阴”,通过“春气”比喻生机与活力。
  • 拟人:如“莺啭”,将黄莺的鸣叫拟人化,增添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体现了追求自然宁静与闲适生活的态度,反映出一种洒脱、自由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气:象征生机与希望,传达春天的生动与活力。
  2. :象征美丽与自由,代表自然的灵动。
  3. :象征温暖与快乐,带来春的音韵。
  4. :象征放松与享受,展现闲适的生活态度。
  5. 白云:象征闲适与自由,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晓晴》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倦起书抛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A. 对书本的热爱
    B. 对自然的向往
    C. 感到疲倦,想要放松
    D. 对工作的厌倦

  3. 诗中提到的“莺”是什么动物的名称? A. 鸟
    B. 昆虫
    C. 鱼
    D. 爬行动物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展现诗人对春日的赞美。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表达对春天初现的感慨,意境相近。

诗词对比:

  • 《晓晴》《春晓》:两者都描绘春天的美景,但后者更侧重于春天的觉醒与新生,而《晓晴》则着重于春日的闲适与享受,表现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王先谦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 春日溪上示南正四首 哭中山公三十韵 寄令狐揆二首 答户部勾院王学士泊沧陵见寄 七不堪诗七首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 其二 文靖吕丞相 一百五日作 贺紫微舍人改镇 送潘秘校赴颍上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公灭私 爽心豁目 谦恕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荆榛满目 破赀 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放送 齒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鬼毒 拖青纡紫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纳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