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倦寻芳 偕俭才、湘渔游湖上竹素园》

时间: 2025-07-28 21:04:10

诗句

绛扉半掩,红板斜欹,深院人静。

碎玉鸣琴,暗水自流花径。

紫藤开,绯桃谢,阑珊芳事无多剩。

奈何春,问归来燕子,可能重省。

记那日、来台饮渌,绣幕围香,何限风景。

树底栏干,时有步尘鬟影。

罗袂已随蝴蝶化,画廊忍得蘼芜冷。

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1:04:10

原文展示

倦寻芳
偕俭才、湘渔游湖上竹素园
黄燮清 〔清代〕

绛扉半掩,红板斜欹,深院人静。
碎玉鸣琴,暗水自流花径。
紫藤开,绯桃谢,阑珊芳事无多剩。
奈何春,问归来燕子,可能重省。
记那日来台饮渌,绣幕围香,何限风景。
树底栏干,时有步尘鬟影。
罗袂已随蝴蝶化,画廊忍得蘼芜冷。
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深院景象,门半掩,红色的门板斜靠,院中人迹罕至。琴声如碎玉般清脆,暗流的水在花径边静静流淌。紫藤花已经盛开,绯桃花却已凋谢,芳香的景致所剩无几。春天已过,燕子何时归来,是否能再次感受到那春日的气息?记得那一天,我们在台上饮酒作乐,绣幕围绕,香气四溢,风景无比美好。树下的栏杆旁,偶尔有步伐轻巧的女子经过。如今罗裙已随蝴蝶飞舞而去,画廊中忍不住感到蘼芜的冷清。最后,登高望远的兴致也渐渐消磨,年轻时的游玩兴致已经不再。

注释

  • 绛扉:深红色的门,象征着内院的入口。
  • 碎玉鸣琴:形容琴声清脆悦耳。
  • 紫藤、绯桃:两种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阑珊芳事:形容美好的事情已经所剩无几。
  • 问归来燕子:象征春天的归来与生命的轮回。
  • 罗袂:轻薄的衣裙,象征女子的柔美。
  • 蘼芜:指野草,象征冷清与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1740-1796),字怀仁,号南洲,江苏人。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象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抒情特征。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并存的时期。诗人以游湖的经历为背景,融入了对春天、青春与情感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倦寻芳》是一首充满抒情的诗,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院落中对春日的回忆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呈现了一个美丽却又略显萧索的春日场景。诗中的“绛扉半掩”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静谧而神秘的空间,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随着“碎玉鸣琴”的琴声,诗人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与诗意的境界,仿佛可以听到那悠扬的琴声在院中回荡。

接下来的“紫藤开,绯桃谢”,则是春天短暂美丽的象征,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与感叹。通过“奈何春,问归来燕子”,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青春逝去的惋惜。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却也让人想起了时间的流逝。

在描述“记那日来台饮渌”时,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带有一种暖色调的怀旧情绪。那种“何限风景”的美好在时光的流逝中愈显珍贵。而“罗袂已随蝴蝶化”则暗示着青春的易逝,伴随着对过往欢乐的追忆,令人在美好的回忆中体会到一丝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以“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作为结尾,暗示着对青春的告别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令人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绛扉半掩:暗示空间的封闭与隐秘,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红板斜欹:描绘了门的倾斜,增添了空间的生动感。
    • 深院人静:院落中无人,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碎玉鸣琴,暗水自流花径:琴声与流水的结合,展现了自然与音乐的和谐。
    • 紫藤开,绯桃谢:花开的瞬间与凋零的对比,表现了生命的短暂。
    • 奈何春,问归来燕子,可能重省:询问春天的回归,象征着对时光的思考。
    • 记那日来台饮渌:回忆美好时光,带有怀旧之情。
    • 树底栏干,时有步尘鬟影:描绘了偶尔经过的女子,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罗袂已随蝴蝶化:表现青春的逝去与变化。
    • 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最终的感悟,青春的消逝与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碎玉”,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春天和燕子拟人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青春的易逝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绛扉: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隐秘。
  • 紫藤、绯桃: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象征青春的消逝。
  • 燕子:象征春天的归来与生命的轮回。
  • 蝴蝶:象征着青春的流逝与变化。
  • 栏杆:代表着生活的界限与回忆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绛扉半掩”中的“绛”指的是哪种颜色? A. 红色
    B. 紫色
    C. 蓝色

  2. 诗中提到的“紫藤开”与“绯桃谢”分别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失落
    B. 春天与秋天
    C. 喜悦与悲伤

  3. 最后一句“少年游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青春的怀念与消逝的感慨
    C. 对过去的无奈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黄燮清的春日诗作:李白的诗常充满豪情壮志,而黄燮清的作品则更显细腻与感伤,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1. 黄燮清诗词集
  2. 《清代诗词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郑使君 怀洛下卢缙云 怀武昌栖一二首 送于兢补阙赴京 偶然作 送僧归翠微 追忆冯少常 陪冯使君游六首。登干霄亭 春日许徵君见访 寿春进祝圣七首。山呼万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挨肩并足 而字旁的字 包含幸的成语 凵字底的字 宦囊清苦 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豆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风话 孤终 仆旗息鼓 死战 薏苡之疑 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心惊胆丧 包含榷的词语有哪些 正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