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2 22:54:42

诗句

竹笠竹冠竹碗。

与我日常为伴。

坐卧去来空,便是清凉彼岸。

风汉。

风汉。

日月轮催不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4:42

原文展示:

如梦令
竹笠竹冠竹碗。与我日常为伴。
坐卧去来空,便是清凉彼岸。
风汉。风汉。日月轮催不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提到的“竹笠”、“竹冠”、“竹碗”,都是生活中简单而又常见的物品,它们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诗人坐卧自如,心中无杂念,达到一种清凉自在的境界。即使风起云涌、日月更替,也无所畏惧,似乎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只享受当下的宁静。

注释:

  • 竹笠:用竹子编制的斗笠,常用于遮阳挡雨。
  • 竹冠:用竹子制成的帽子,通常指轻便的头饰。
  • 竹碗:用竹子制作的碗,简单朴素。
  • 清凉彼岸:指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仿佛到达了理想的境地。
  • 风汉:风起的声音,暗示外界的变化。
  • 日月轮催不管:日月轮转,象征时间流逝,但诗人对此毫不在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谭处端,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百态,常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简单生活,表达对物质繁华的淡薄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通过对竹制器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简单生活的心态。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谦虚和坚韧,诗人以竹笠、竹冠和竹碗为伴,显示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就用这些生活中的平凡物品引入,营造出一种朴素而清新的氛围。

接下来的“坐卧去来空,便是清凉彼岸”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诗人选择了回归自然,享受心灵的宁静。最后一句“日月轮催不管”,更是强调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泊与超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词传达了追求内心平和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竹笠竹冠竹碗”:强调生活的简朴。
    • “与我日常为伴”:说明这些物品是日常生活的常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坐卧去来空”:表达诗人心境的闲适与宁静。
    • “便是清凉彼岸”:暗示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
    • “风汉”:象征外界的喧嚣与变化。
    • “日月轮催不管”:强调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所谓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坐卧去来空”,呈现了生活的简单与自由。
    • 象征:竹子象征了淳朴与坚韧。
    • 反复:通过“风汉”二字的重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外界繁杂事务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清新、朴素和自然,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 清凉彼岸:代表理想中的心灵境界,寓意着超脱世俗的宁静。
  • 风汉:象征外界的变化和不安,揭示了诗人与世俗的隔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笠”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 A. 竹
    • B. 木
    • C. 铁
    • D. 塑料
  2. “清凉彼岸”代表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精神的宁静
    • C. 社会地位
    • D. 名声显赫
  3. 诗人对“日月轮催”的态度是?

    • A. 焦虑
    • B. 无所谓
    • C. 急躁
    • D. 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与谭处端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具豪情壮志,而后者则偏向于平淡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野望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其四 竖子至 泊岳阳城下 建都十二韵 喜晴(一作喜雨) 羌村 其一 九日登梓州城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本溯源 矢字旁的字 包含粲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瞒上不瞒下 鸣葭 白字旁的字 蹿房越脊 不惮强御 必世 鹤膝蜂腰 驰踪 女大当嫁 竹字头的字 讨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