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55
奉赠汤益阳师 其四
作者: 刘伯埙 〔清代〕
夫子爱狂简,春风及草莱。
自惭樗栎质,亦属药笼材。
郊岛称何敢,班倕幸见裁。
行当驰九辨,一继楚骚哀。
这首诗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与自谦之情。诗人认为老师喜欢狂放简洁的风格,正如春风吹拂着草木一样。诗人自觉才华不及樗栎(樟树与栎树),也只不过是药笼中的材料。对于草野的称赞,诗人无敢当,幸而班固的诗作被老师所赏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九辨那样驰骋文坛,继承楚辞的哀怨风格。
刘伯埙,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活跃于清初。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注重个性表达,擅长山水田园诗和咏史抒怀。
此诗写于刘伯埙对汤益阳(汤显祖)的敬仰之情,表达了他对老师的赞美及自谦之意。写作时正值清代文人重视师道的时代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老师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艺的追求和对自我能力的自省。诗人以"夫子爱狂简"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明老师的艺术品味。接着用“自惭樗栎质”来表白自己的自卑,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才华的平凡。最后,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渴望能够在文坛上有所作为,继承并发扬楚辞的精神。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艺术的追求与自我认知的矛盾。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老师的敬仰与自我反省,表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同时流露出对自我的不满与期望。
诗中“夫子”指的是谁?
“自惭樗栎质”中的“樗栎”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继承的文学风格是?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但刘伯埙的诗更强调了对师长的敬仰和自我反思,而李白则关注个人理想与追求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