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4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45:46
雨中花·前题,用书舟体
作者:袁思亮 〔近代〕
惊起锦鸳双睡好。正潇洒露房迎晓。
娇重欹风,颦轻罨露,梦里归云悄。
水殿芳星逢一笑。刚拾得冷香盈抱。
翠盖量珠,碧筒呼酒,醉晕红铅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花的美丽画面。双双的绣鸳鸟被惊醒,正悠然自得地在露水中迎接晨曦。娇媚的身影在微风中摇曳,露珠轻轻拂过,似乎在梦中归来。水殿中的芳星相遇,互相一笑。刚刚拾起那冷冽的香气,令人陶醉地拥抱着。翠绿色的伞下量着珍珠,碧色的酒筒呼喊着美酒,让人醉得迷糊。
袁思亮,近代诗人,擅长古诗词创作,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雨中花·前题》创作于袁思亮的早期,受当时社会环境与个人情感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爱情的向往。
《雨中花·前题》是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天的美丽与情感。诗的开头“惊起锦鸳双睡好”便引出了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氛围,绣鸳鸟的惊醒象征着爱情的苏醒。在晨曦的露水中,一切显得格外动人。
接下来的“娇重欹风,颦轻罨露”运用了流畅的对仗,描绘出女子在风中摇曳的娇美姿态,给人一种轻柔而又婉约的感觉。而“水殿芳星逢一笑”则引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幽美的星空下,两个人的相视一笑,充满了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表现了雨中花的美丽,更在情感上传递出一种醉人的爱情氛围。最后的“翠盖量珠,碧筒呼酒,醉晕红铅小”则将这份美好升华为一种陶醉的状态,令人心向往之。
整首诗以雨中花为背景,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传递出一种温柔而醉人的情感基调。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爱情与自然的深情向往。
诗中“锦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翠盖”代表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袁思亮的《雨中花·前题》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意象上都有细腻的自然描写与爱情的表达,但袁思亮更侧重于浪漫的氛围,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感伤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