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02
浩魄映平湖。一颗骊珠。琉璃万顷水平铺。月色波光同浩渺,人在冰壶。山色有还无。入望模糊。一声渔唱出菰蒲。柔橹忽惊鸥梦醒,诗境难图。
这首诗描绘了平湖秋月的美景:浩瀚的月光照耀在平静的湖面上,犹如一颗闪亮的珍珠,湖水犹如琉璃般广阔平铺。月色和波光交融,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此时,人仿佛置身于冰冷的壶中。远处的山色时隐时现,令人难以分辨。忽然,一声渔歌从芦苇荡中传来,打破了湖面的宁静,惊醒了沉睡中的海鸥。诗境的美好难以用语言描绘。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情趣,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沈善宝(约1640年-约1710年),字月白,号逸舫,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浪淘沙·平湖秋月》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逐渐平息,文人多寄情于自然,寻找心灵的慰藉。
沈善宝的《浪淘沙·平湖秋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悠扬的意境,展现了秋月下平湖的宁静之美。诗中开篇提到“浩魄映平湖”,即将月光的浩大与湖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又清幽的空间感。“琉璃万顷水平铺”则进一步强调了湖面的平滑与透明,使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美。诗的后半部分,随着“人”的出现,情景交融,仿佛读者也置身其中,共同感受着月夜的静谧与柔和。
诗中“入望模糊”一句,表达了对远山的迷离感,似乎在强调自然的神秘与不可捉摸。而“一声渔唱出菰蒲”,则以渔歌的意象打破了静谧,增加了生活的气息,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寄托着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诗中“浩魄”指的是:
“一声渔唱出菰蒲”中的“菰蒲”指的是:
诗中的主要意象是:
沈善宝的《浪淘沙·平湖秋月》与李白的《静夜思》一样,都表达了对月光的赞美,但前者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而后者则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侧重,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