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02:40
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 柳亚子 〔近代〕
纸新诗涕泪涟,桥山弓剑至今传。魂归沧海怜精卫,人向空山拜杜鹃。坏土难埋龙凤骨,冬青体问犬羊年。尼山笔削分明在,谁识春秋内外编?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明思文皇帝殉国的深切哀悼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纸新诗涕泪涟”意味着作者在写这首新诗时泪流满面;“桥山弓剑至今传”指的是明思文皇帝的英勇事迹至今流传;“魂归沧海怜精卫”用精卫填海的典故比喻皇帝的英魂不灭;“人向空山拜杜鹃”则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怀念之情;“坏土难埋龙凤骨”比喻皇帝的遗骨如同龙凤般尊贵,不会被泥土所埋没;“冬青体问犬羊年”中的“冬青体”可能指某种文体,而“犬羊年”则可能是对某个历史时期的隐喻;“尼山笔削分明在,谁识春秋内外编?”则是在问,历史的真相和编纂是否能被后人所理解。
作者介绍:柳亚子(1887-1958),近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作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了纪念明思文皇帝的殉国忌辰而作,表达了对皇帝的哀悼和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明思文皇帝殉国的纪念,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精卫填海”和“杜鹃啼血”,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同时,诗中的“龙凤骨”和“尼山笔削”等词句,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英雄不朽的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明思文皇帝殉国的纪念,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英雄不朽的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魂归沧海怜精卫”中的“精卫”象征什么? A. 不屈不挠的精神 B. 哀思和怀念 C. 尊贵和不朽 D. 历史的编纂和真相
诗中“人向空山拜杜鹃”中的“杜鹃”象征什么? A. 不屈不挠的精神 B. 哀思和怀念 C. 尊贵和不朽 D. 历史的编纂和真相
诗中“坏土难埋龙凤骨”中的“龙凤骨”象征什么? A. 不屈不挠的精神 B. 哀思和怀念 C. 尊贵和不朽 D. 历史的编纂和真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