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3:00
如镜窥妆逗小楼,真珠帘外半痕收。
倒簪花影上人头。品得秦筝初度曲,花前和露耍千秋。
柳丝浓翠拂鞋钩。
在小楼前,如同镜子一般窥视着妆容,
珠帘外的月光洒下,留下半边影子。
花影倒映在头上,仿佛是簪子倒了。
品味着秦筝的初次曲调,
在花前伴着露水,嬉戏千秋岁月。
柳丝浓郁的绿色轻轻拂过鞋钩。
施绍莘(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承宗,号澄江,晚号一庵,初居于江南,后迁居于南京。他的诗歌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情感细腻。
《浣溪沙 月夜》创作于明代,正是文人雅士常常在月夜吟咏之时。诗中通过描绘月夜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时光的珍惜。
《浣溪沙 月夜》是一首描绘月夜景象的词作,诗人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夜晚。开头的“如镜窥妆”便营造了一个优雅的氛围,月光如镜子般照耀着小楼,映出女子的妆容,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温柔的美感。接着“真珠帘外半痕收”,则通过对月光和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神秘感。
诗中“品得秦筝初度曲,花前和露耍千秋”两句,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仿佛在月下听到了秦筝的乐声,伴随着花前的露水,尽情享受那份悠然自得的快乐。最后一句“柳丝浓翠拂鞋钩”则将意象推向了一个更为生动的场景,柳丝轻拂,生动地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使整首词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恰如其分地把月夜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的珍惜以及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态度。
诗中“如镜窥妆”意指:
a) 月光明亮
b) 眼镜的反射
c) 妆容精致
“品得秦筝初度曲”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琵琶
b) 笛子
c) 秦筝
诗中描绘的场景是:
a) 白天
b) 黄昏
c) 月夜
施绍莘的《浣溪沙 月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描绘了月夜的美丽,前者注重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后者则更多的是对乡愁的抒发。两首诗都通过月光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