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 感怀》

时间: 2025-05-24 18:13:50

诗句

犹见梅寒枝上小。

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

梦破纱窗啼曙鸟。

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

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

心绪一砧空自捣。

沿阶依旧生芳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8:13:50

原文展示:

犹见梅寒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白话文翻译:

我仍然能看到梅树上寒冷的枝条上有几朵小花。昨夜的东风又在庭前绕来绕去。梦醒时分,纱窗外啼叫的晨鸟声响起。无缘无故,我的闲愁不断缠绕。只恨那稀疏的帘子外面一片渺茫。在这愁苦之中,光阴却悄然流逝,谁能知晓我的心事?我的心绪如同在空中捣打,沿着台阶依旧长出芳草。

注释:

  • 犹见:仍然能看到。
  • 梅寒枝:寒冷的梅树枝条。
  • 东风:春天的东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梦破纱窗:梦醒时分,纱窗外的景象。
  • 无端不断:没有理由地不断。
  • 闲烦恼:无所事事而来的烦恼。
  • 疏帘:稀疏的窗帘。
  • :渺茫,模糊不清。
  • 脉脉:细腻而隐秘的样子。
  • :指捣衣的东西,象征心绪的反复和压抑。
  • 沿阶依旧生芳草:台阶旁的芳草依旧生长,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生于明中期,生活在江南地区。她以词风婉约著称,诗作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细腻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蝶恋花 感怀》创作于沈宜修的晚年,诗中流露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表达了她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愁苦。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波动之时,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了她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蝶恋花 感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意象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篇的“犹见梅寒枝上小”让人感受到一种残留的美,梅花在寒冷中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但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寂寞。接下来的描写“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则带来了一丝春意,却又因梦醒后的“啼曙鸟”而打破了这份宁静,令人倍感惆怅。

“无端不断闲烦恼”的自述,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她对“疏帘帘外渺”的惋惜,表现了对外界事物的无能为力与对内心情感的无奈。时光的流逝在“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中暗示,内心的烦恼和忧愁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缠绕着她的心,令人感到深沉的孤独。

最后,“心绪一砧空自捣”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愁苦的无奈与挣扎,而“沿阶依旧生芳草”则象征着生命的持续与自然的轮回,尽管心中满是愁苦,生命仍在继续,芳草依旧生长,象征着希望的存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犹见梅寒枝上小:通过梅花的寒枝,引出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
    • 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春天的东风象征着生机,但又带来梦境的破碎。
    • 梦破纱窗啼曙鸟:梦醒时分,晨鸟的叫声打破宁静,暗示生活的无常。
    • 无端不断闲烦恼:无缘无故的烦恼缠绕心间,表现了内心的忧虑。
    • 却恨疏帘帘外渺:对细微事物的关注,渴望理解外界与内心的关系。
    • 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流逝的时间难以被他人理解,愁苦的孤独感加重。
    • 心绪一砧空自捣:心情如同在捣衣一般,反复的思索与难以解脱。
    • 沿阶依旧生芳草:尽管心中愁苦,生命依旧在延续,暗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心绪一砧”比喻内心的烦躁与困扰。
    • 拟人:东风“绕”庭前,赋予自然以人的动作,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无端不断闲烦恼”与“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尽管生活中充满烦恼,但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美好依旧存在,展现出一种坚韧与希望。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独立,尽管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依然绽放。
  • 东风: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与生机,但也暗示着变化与无常。
  • 晨鸟:象征新生与希望,同时也带来梦境的破碎与现实的觉醒。
  • 芳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尽管经历愁苦,生活依旧在继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寒枝”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坚韧
    • C. 快乐
    • D. 忧伤
  2. “梦破纱窗啼曙鸟”中,啼鸟的作用是什么?

    • A. 增强诗的节奏感
    • B. 象征梦的破碎
    • C. 表达对鸟的喜爱
    • D. 描述自然景象
  3. 诗中最后一句“沿阶依旧生芳草”暗示了什么?

    • A. 时间的停滞
    • B. 生活的希望与延续
    • C. 生命的结束
    • D. 梅花的凋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内心情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怀念。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引发对人生与命运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一种豁达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沈宜修诗词集》

相关查询

木兰花 读《山月心影》寄子渝 木兰花 其三 哈巴河记游 木兰花 木兰花·未开常探花开未 木兰花 病中喜获东翁书,率用小宋韵代简 木兰花慢 吴门初夏 木兰花慢 秋夜 木兰花慢 题自藏八大山人画幅 木兰花 木兰花 感事 其一 拟游圣灯山阻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油嘴滑舌 寻花问柳 精卫填海 穷鸟触笼 东飘西泊 包含柄的词语有哪些 日省月试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歹字旁的字 碰钉子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亲若手足 鹵字旁的字 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两点水的字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被罩 包含歪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