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5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51:47
壶中天慢
年少疏狂,儗晞发扶桑,濯缨旸谷。
北适幽燕东通越,争道中原逐鹿。
抗节登车,悲歌倚剑,太华青如粟。
闻鸡中夜,秦庭曾有人哭。
谁忆万里关山,尘凝箭羽,慷慨嗟髀肉。
白发青衫归故里,多少泥涂之辱。
却羡渊明,休官彭泽,三径连松菊。
迎门稚子,残书老砚茅屋。
年轻时我放荡不羁,仿佛在扶桑的阳光下晒着头发,浸泡在阳光明媚的山谷中。北去幽燕,东通越地,争相在中原大地追逐猎物。高昂地登上马车,悲歌倚剑,太华山的青翠如同栗子般饱满。听到鸡鸣,夜半时分,秦庭中曾有人为此哭泣。谁还记得那万里关山,尘埃凝聚在箭羽上,令人感慨肉体的虚弱。白发苍苍,身穿青衫归故乡,曾经经历的无数屈辱如泥土般沉重。却羡慕陶渊明,辞官隐居于彭泽,三条小路边长满松树和菊花。迎接门前的小儿,残破的书籍和老旧的砚台在茅屋里静静地等待。
刘炳,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壶中天慢》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经历有关,表现了对年轻时光的追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壶中天慢》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与自然情怀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年轻时的放荡不羁,正如春日的阳光般明亮而又自由,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息。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往昔的回忆逐渐带上了一丝悲怆,特别是在提到“白发青衫归故里”的时候,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
诗中提到的“闻鸡中夜,秦庭曾有人哭”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人似乎在感叹历史的悲剧与个人的无奈,透过这些情感,读者能感受到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与无力。
最后,诗人对陶渊明的羡慕,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前面的豪情壮志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用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层次,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领悟。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对年轻放纵的怀念、对历史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人生体验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发青衫”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心态
B. 对归属感的渴望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迎门稚子”指的是_____。 答案:小儿
判断题:诗人对陶渊明的羡慕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