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1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19:56
曹仁宪谨荣寿
作者: 林春和 〔清代〕
圣朝崇吏治,海表有贤臣。
注意诗书教,关心疾苦民。
今将周甲子,共庆降申辰。
有此群情载,应成不老春。
这首诗表达了在清朝的良好政治环境下,贤良的官员们得到了重用,尤其是对读书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心。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共同庆祝仁宪的荣寿,愿在这样的群情欢庆中,带来长久的春天。
作者介绍: 林春和,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时期。其作品多反映社会风貌,关注民生,风格清新朴实,常用传统的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庆祝曹仁宪的荣寿之际,表达对贤良官员的赞美,以及对社会治安和民众福祉的期盼,反映了清代对治国理政的重视。
《曹仁宪谨荣寿》是一首充满赞美和祝福的诗。诗的开头,作者提到“圣朝崇吏治”,这不仅表明了清朝对官员的重视,更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认可和赞许。接着,诗中提到“海表有贤臣”,显示出作者对在海域及边疆地区治理的关注,意味着贤良之士能够在各地为民服务。
对于教育的重视在“注意诗书教”中得以体现,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而“关心疾苦民”则是对当局和官员的期望,强调了治理者应当关心百姓的生活状态,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最后两句“今将周甲子,共庆降申辰。有此群情载,应成不老春。”则是诗的高潮,既表达了庆祝的喜悦,也暗示了在这样团结的情感下,国家和人民会迎来长久的繁荣。这首诗将对贤臣的赞美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结合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谐及民生幸福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赞美贤臣、重视教育和关心民生,表达了对美好政治环境的赞许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曹仁宪谨荣寿》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圣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诗中“注意诗书教”表达了对什么的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春夜喜雨》进行比较,杜甫的诗歌同样关注民生,但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的关系,而《曹仁宪谨荣寿》则强调政治和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