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15
《忆秦娥 忆姊》
心如结。风前空把名香爇。
名香爇。姊归何处,贝宫瑶阙。
银釭频剔明还灭。
听来村鼓含悲咽。
含悲咽。怕伤亲意,泪珠偷浥。
心情如同打了结,风中空自点燃名香。
名香点燃着,不知姐姐归去何方,贝宫与瑶阙。
银灯频频点亮又熄灭。
听到村里的鼓声,含着悲伤的呜咽。
含着悲咽,怕伤害亲情,泪珠偷偷湿润了脸颊。
作者介绍:陈敬(端宁)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著称。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亲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是诗人对姐姐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家人深厚的感情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诗作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寄托了对亲情的无尽思念。
《忆秦娥 忆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姐姐的思念。开头“心如结”便直接点出情感的复杂与纠结,紧接着的“风前空把名香爇”则暗示出一种无奈的心情。名香的点燃不仅是对美好情感的追忆,同时也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用“姊归何处,贝宫瑶阙”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之情,贝宫和瑶阙则是对理想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向往与现实的距离,增添了诗歌的哀愁。
“银釭频剔明还灭”,描绘了夜晚灯光的忽明忽灭,象征着希望与失落交替的心情。而“听来村鼓含悲咽”则是将个人的情感与乡村的环境结合,增添了情感的共鸣,村鼓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亲情的悲切。
最后的“怕伤亲意,泪珠偷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内心的悲伤与不舍通过泪水得以体现,深刻地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与无奈。整首词在情感的铺陈上既细腻又深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失去的无奈,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家庭温情的深切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心如结”表达了什么情感?
“姊归何处”中的“姊”指代谁?
“银釭频剔明还灭”中的“银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