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七言诗》

时间: 2025-05-09 10:10:56

诗句

鸾鸟高翔时来仪。

应治归德合望规。

啄食楝实饮华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0:10:56

七言诗

作者: 崔骃 〔两汉〕

原文展示:

鸾鸟高翔时来仪。
应治归德合望规。
啄食楝实饮华池。

白话文翻译:

当鸾鸟高飞时,它的到来象征着吉祥的仪式。
应该应时而治,归顺于德,符合众人的期待。
它啄食楝树的果实,饮用华丽的池水。

注释:

  • 鸾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美好。
  • 高翔:高高飞翔,形容鸟儿飞得很高。
  • :仪式、礼仪,表示一种庄重的场合。
  • 归德:归顺于道德,体现出一种道德的理想。
  • 合望规:符合众人的期望和标准。
  • 啄食:用喙啄食,表示觅食的行为。
  • 楝实:楝树的果实,果实的象征。
  • 华池:美丽的池塘,象征着清澈和富饶的水源。

典故解析:

鸾鸟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祥瑞之鸟,象征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出现在诗中,意味着一种美好的期待和愿望。同时,“归德”也可以看作是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以德治国,符合民众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骃是汉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两汉时期,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道德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被后人所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崔骃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中,表达了他对美好社会和治国理念的向往,体现了他对道德和祥和社会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本诗以“鸾鸟”为引子,象征着吉祥与美好,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与道德的期望。诗的开头以“高翔”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自由、高远的境界,暗示着理想的追求。而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入到治国理政的主题,强调了应顺应民众的期待,以德治国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啄食楝实饮华池”将美好与富饶结合,使得诗意更加丰富,表现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景象。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意境上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与美好。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鸾鸟高翔时来仪:描述鸾鸟在高空飞翔,暗示其到来时的庄重和吉祥。
  2. 应治归德合望规:强调治国理政应以德为先,符合民众的期待。
  3. 啄食楝实饮华池:通过自然的景象,描绘一种富饶美好的生活环境,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鸾鸟象征着吉祥,借鸟的飞翔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良好的音韵美。
  • 意象:自然景象与治国理念结合,形成了深远的哲理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治国理想的期待,强调道德治国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鸾鸟:象征吉祥与美好,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
  • 楝实:自然的馈赠,象征着丰饶与和谐。
  • 华池:美丽的水源,象征着清澈和生命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鸾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祥瑞
    B. 战争
    C. 贫穷
    D. 疾病

  2. “应治归德”强调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道德治国
    C. 人际关系
    D. 个人情感

  3. 诗中提到的“华池”象征什么? A. 贫瘠
    B. 美丽与丰饶
    C. 战乱
    D. 荒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以鸟为意象,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汉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跋张功父通判直阁所惠约斋诗乙蒿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探杏二首 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十首 烛下梅花二首 晓过石门回望净慧塔 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挽章二首 过安仁市得风挂帆二首 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孺人挽词 明发康郎山下,亭午过湖入港,小泊棠阴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字底的字 甘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水性杨花 低睡 心挂两头 醉昏 一言蔽之 木字旁的字 款宴 邕穆 无人问津 折文旁的字 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浑的成语 相女配夫 飞蝇垂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