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6:1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6:10:43
惟岁之元,朝会奉樽。
金罍牺象,嘉礼具陈。
献酬交错,万国咸欢。
在这一年之初,朝廷召开盛大的宴会。
金色的酒器和祭品摆满了桌子,礼仪齐全。
献酒和祝贺交替进行,来自各国的人们都欢欣鼓舞。
崔骃(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元弼,汉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
《樽铭》作于汉朝盛世,反映了当时国家强盛、四方朝贡的繁荣景象。这首诗通过描绘朝廷上举行的盛大宴会,表现出国家之间友好的外交关系和普遍的欢庆氛围。
《樽铭》是一首描绘古代宴会盛况的诗作,字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诗的开头“惟岁之元,朝会奉樽”便为读者设定了一个庄重而隆重的场景,仿佛能够听到那欢快的祝酒声。通过“金罍牺象”,诗人展现了宴会的华美,金色的酒器和祭品不仅象征了财富,也代表了国家的尊贵与荣耀。这种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欢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献酬交错,万国咸欢”一句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这里不仅仅是酒杯的碰撞,更是文化的交融、友谊的建立,体现了古代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繁荣,营造出一种共庆的氛围。
整首诗传达了对繁荣盛世的赞美,表现了国家间友好的外交关系,体现了团结、欢庆和和谐的主题。
《樽铭》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a) 春天的田野
b) 宴会
c) 战场
“金罍”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富贵
c) 战争
“万国咸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欢庆
c)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