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6:54
作者:陆珊 〔清代〕
嘈嘈切切。多少闲愁说。不管愁人肠百结。一夜小楼听彻。声声梦断西窗。奈何秋夜偏长。推枕揽衣起坐,床前明月如霜。
这首诗的开头描述了秋夜蛩声嘈杂,令人感到无尽的忧愁。那些愁苦的情感仿佛在不停地倾诉,但不管这些怎样都无法解开心中的纠结。小楼一夜倾听,随着声声的虫鸣,梦境也随之破碎。可怜的是,秋夜显得特别漫长。于是,我推开枕头,起身整理衣物,在床前望着如霜般皎洁的明月。
此诗没有特别的典故引用,但通过对秋夜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文人常在秋季感受到的孤独与愁苦,符合古典诗词中“秋”常常被用作抒发情感的意象。
作者介绍:陆珊,清代女诗人,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语言著称。她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这首《清平乐 秋蛩》的创作背景可能源自于诗人在秋季夜晚的感受,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以表现孤独与思念。
这首《清平乐 秋蛩》生动地展现了秋夜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寂。诗的开头通过“嘈嘈切切”的描写,传达出秋虫的声音,仿佛在为诗人诉说着无尽的闲愁。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虫鸣声如诉,愁绪也随之涌现,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倾诉的苦闷。接下来,诗人以“愁人肠百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愁苦似乎让心肠都紧紧缠绕在一起。
“声声梦断西窗”一句,既体现了秋虫的鸣叫,又象征着美好梦境的破碎。诗人在这个漫长的秋夜中,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孤独,推开枕头、整理衣物,这一细微的动作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最后一句“床前明月如霜”,突显出明月的清冷与孤寂,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传达了秋夜的孤独与思念,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秋夜的孤寂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过往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嘈嘈切切”是形容什么?
诗人如何形容明月?
“奈何秋夜偏长”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