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7:57
《三部乐 正月十七夜放灯》
腰鼓轰雷,看软舞柘枝,紧吹桐角。
紫薇厅里,艳发红莲千萼。
选三五玉貌童男,试山香帽样,彩缕金错。
单于小队,一一轻躯如鹤。
连呼瓦盆注酒,教青狮痛饮,锦球腾跃。
尽伊画廊月上,绮筵花落。
似临淮赏灯朔漠,朱焰结郁金孔雀。
莱国烛泪,防诘旦传满关洛。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十七的放灯盛会,鼓声如雷,伴随着轻柔的舞姿和乐器的吹奏。紫薇厅内,美丽的女子像盛开的红莲般绚烂。精挑细选的年轻美男,试穿着香气四溢的帽子,装饰华丽。舞蹈的小队,身姿轻盈如鹤。大家呼喊着用瓦盆盛酒,让青狮痛快地饮酒,锦球在空中飞跃。灯火辉煌的画廊下,花瓣纷飞,宛如临淮的灯会,红色的火焰宛如郁金孔雀般绚丽。莱国的烛泪流淌,防诘旦的歌声传遍关洛。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善于描绘生活场景,作品多表现节日、庆典的热闹场面,语言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正月十七的灯会,表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们的欢庆和热闹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文化。
《三部乐 正月十七夜放灯》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正月灯会的热闹气氛。诗中采用豪放的语言,通过“腰鼓轰雷”和“艳发红莲千萼”等描写,展现出节日的欢快气氛。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青狮痛饮”和“锦球腾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灯火辉煌的盛会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在对比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年轻俊男与柔美舞者的互相映衬,展现了节日的多姿多彩。同时,诗中提到的“朱焰结郁金孔雀”,不仅描绘了灯会的景象,也暗示了繁华与美丽的结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传统节日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通过丰富的文化意象,诗人将灯会的热闹场面与人们的欢庆情绪完美结合,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正月灯会的欢庆场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艳发红莲千萼”中的“红莲”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狮”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