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拜薛畏斋先生祠》

时间: 2025-05-13 01:13:58

诗句

睹此荒郊象,先生亦怆然。

当年乾净地,此日奈何天。

勋业垂江上,沧桑又变迁。

谁为后死者,泪洒墓门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13:58

原文展示:

拜薛畏斋先生祠
睹此荒郊象,先生亦怆然。
当年乾净地,此日奈何天。
勋业垂江上,沧桑又变迁。
谁为后死者,泪洒墓门烟。

白话文翻译:

看到这荒凉的乡野,先生也不禁感到悲伤。
当年这里曾是干净的地方,如今却是怎样的景象呢?
他的功业在江水上留名,如今却经历了沧桑变迁。
谁为后来的亡者,泪水洒落在墓门烟雾中。

注释:

  • 荒郊象:指荒凉的乡野景象。
  • 怆然:悲伤、感伤的样子。
  • 乾净地:形容过去环境的整洁、美好。
  • 奈何天:意为“如今如何”,感慨时光的变迁。
  • 勋业:指杰出的功业。
  • 沧桑:形容社会或环境的巨大变化。
  • 泪洒墓门烟:指为死者哀伤,泪水洒落在墓门前,烟雾缭绕。

典故解析:

  • 勋业垂江上:指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留有名声和成就,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位名士。此处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
  • 后死者:可以理解为对已故先人的追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陶育,清代诗人,生活在历史动荡的年代,其作品常常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及对时局的感慨。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对某位历史人物的追忆之际,环境的变化让人感慨万千,表现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无奈。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荒郊的描绘,反映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悲凉。第一句“睹此荒郊象,先生亦怆然”,直接指出了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接下来的“当年乾净地,此日奈何天”,则展示了对比,过去的光辉与现在的凄凉形成鲜明对照,令人唏嘘不已。诗中的“勋业垂江上”提到人物的成就,揭示了历史的流转与个人的命运。最后“泪洒墓门烟”体现了对亡者的哀悼,字句之间流露出浓厚的情感,深切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睹此荒郊象,先生亦怆然:看到这荒凉的景象,诗人感到悲伤,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2. 当年乾净地,此日奈何天:反思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对环境变化的不满与感慨。
  3. 勋业垂江上,沧桑又变迁:指历史人物的成就与荣耀,如今已被岁月磨灭,表明时间的无情。
  4. 谁为后死者,泪洒墓门烟:引发对亡者的追忆,强调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与哀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过去的美好和现在的荒凉,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让景象有情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 象征:墓门与烟雾象征着生死与哀悼。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变化和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深远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郊:象征孤寂与凋零,体现了历史的沧桑。
  • :代表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与哀悼,传达出情感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怆然”意为: A. 愤怒
    B. 悲伤
    C. 喜悦

  2. “当年乾净地”中“乾净”的意思是: A. 清洁
    B. 空旷
    C. 明亮

  3. 诗中提到的“勋业”指的是: A. 个人的成就
    B. 家庭的荣华
    C. 社会的变迁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时局的忧虑,但陶育的作品更倾向于对个人记忆的追忆,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最高楼 其三 寿季父七十 最高楼 夤夜飘渺的尺八声 最高楼 最高楼·感天遂事 最高楼 呈蜀中周癸公夫子 最高楼 灯夕书感 最高楼 晚至玉带桥行散,倚栏照水,悢然有怀 最高楼(寿七十) 最高楼 最高楼(乡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庆劝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吾家千里驹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至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己字旁的字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阔气 清坚 二字旁的字 包含附的词语有哪些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驴前马后 包含璞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有翅难飞 寻寻觅觅 谈年 夕字旁的字 渊鱼丛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