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1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11:53
百子令 题望杏楼志痛编
作者: 吕景蕙 〔近代〕
文星惊堕,问前身是否,玉楼仙吏。
慧业几生脩得到,红杏日边曾倚。
江夏方黄,东吴拟陆,只觉输英气。
峥嵘如此,聪明何竟遭忌。
堪痛剑气沈埋,珠光黯澹,寂寂杉斋闭。
墨沈淋漓云变化,谁道神龙见尾。
嬴博城遥,望思台古,一掬西河泪。
楼高休上,秋魂一片无际。
文星(文曲星)突然陨落,我不禁想问我前生是否曾是那位玉楼的仙吏。
多少个轮回,我辛勤修炼,红杏树下曾经倚靠过。
江夏的景色正是金黄,东吴的陆地似乎可以描绘,但我只感到自己的英气在此消逝。
如此的壮丽成就,聪明才智为何竟遭到忌讳?
我心痛如剑气般深埋,珠光暗淡,杉斋里一片寂静。
墨迹淋漓,仿佛云雾变化,谁能说神龙只见尾巴?
嬴博城遥远,回望思台古老,只能流下西河的泪水。
楼高不必再登,秋魂漫无边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景蕙,近代女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自身命运及才华的思考,反映了对逝去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不满。
《百子令 题望杏楼志痛编》是一首情感深邃的古诗,诗人用文星陨落的意象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身才能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文星、玉楼、红杏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
诗中反复出现的“江夏方黄”与“东吴拟陆”意象,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沉浮,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对自身成就的否定。尤其在“聪明何竟遭忌”的叹息中,隐含着对社会潜规则的无奈与反思。
情感上,诗人通过“珠光黯澹,寂寂杉斋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追忆。最后一句“秋魂一片无际”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升华,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曲折而深刻,既有对理想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和理想境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青春与才华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情感波动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文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才华
C. 美丽
D. 权力
“红杏日边曾倚”中的“红杏”象征什么?
A. 忧愁
B. 青春与美好回忆
C. 失落的理想
D. 亲情
“秋魂一片无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希望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相似,却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体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