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0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03:31
原文展示:
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 孙光宪 〔五代〕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墙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白话文翻译:
木棉花盛开,映照着小小的丛祠,越地的鸟鸣声中,春光初晓。铜鼓声与蛮族的歌声交织,南方的人们举行祈福赛会频繁。客船上的帆在疾风中飘扬,红袖女子依偎在墙边站立。远处的港口几次回头望去,烟波浩渺,心中涌起无限的忧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光宪,五代时期的词人,其作品多描绘南方的风土人情,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他的词作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词描绘了南方春日的景象,通过木棉花、越禽、铜鼓、蛮歌等元素,展现了南方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客帆、茜袖女子、烟波等意象,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远方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南方的春日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情感的画面。词中“木棉花映丛祠小”一句,既展现了南方的自然美景,又暗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铜鼓与蛮歌”则进一步强化了南方的民族风情。而“客帆风正急,茜袖偎墙立”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离别的愁绪和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南方风情词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南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离别的意象,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远方的思念。主题思想是描绘南方春日的美丽与离别的愁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词中“木棉花映丛祠小”中的“映”字,比喻了什么? A. 木棉花的红艳如火 B. 丛祠的古老 C. 春光的明媚 D. 南方的热情
“铜鼓与蛮歌”中的“铜鼓”是什么? A. 古代南方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 B. 一种南方的美食 C. 一种南方的植物 D. 一种南方的服饰
“客帆风正急”中的“客帆”象征了什么? A. 离别的匆忙和不安 B. 南方的热情 C. 春光的明媚 D. 南方的文化特色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