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2:3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2:34:34
原文展示:
衍师见访钟山里第 高启 〔明代〕
风雨孤舟寄一僧, 远烦相觅到金陵。 青衫愧逐尘中马, 白拂看麾座上蝇。 事去南朝犹有恨, 梦归北郭已无凭。 文章何用虚叨禄, 只合从师问上乘。
白话文翻译:
在风雨中,一艘孤舟载着一位僧人, 远道而来,烦劳他寻觅到金陵。 我穿着青衫,羞愧地追逐着尘世中的马匹, 看着他用白拂驱赶座位上的苍蝇。 南朝的往事虽已过去,但仍留有遗憾, 梦回北郭,却已无从依靠。 文章有何用处,不过是虚名和俸禄, 我应该跟随师父学习更高深的佛法。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金陵(今南京)时,接待一位名叫衍师的僧人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高启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在风雨交加的孤舟中,衍师的到来让高启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他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失望和对佛法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修行的生活,表达了高启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佛法的向往。首联以风雨中的孤舟和僧人为背景,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颔联和颈联通过具体的形象,如青衫、尘中马、白拂、座上蝇,以及南朝的恨和北郭的无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尾联则直接表达了高启对文章虚名的否定和对佛法修行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高启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高启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法的向往。通过对世俗与修行的对比,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高启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失望和对佛法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孤舟”象征什么? A. 孤独和超脱 B. 忙碌和追求 C. 清净和超脱 D. 繁华和衰落
高启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厌倦? A. 世俗生活 B. 修行生活 C. 文学创作 D. 历史研究
诗中的“白拂”象征什么? A. 孤独和超脱 B. 忙碌和追求 C. 清净和超脱 D. 繁华和衰落
高启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世俗生活 B. 修行生活 C. 文学创作 D. 历史研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