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52:32
水光山色共清妍,自乐乾坤静里天。
用竹引泉通后圃,因花开径阅前川。
夜长明月从亏缺,岁稔浮云任变迁。
瓮里浊醪常不匮,杖头何用阿宣钱。
水面和山色共同映衬着清丽的美景,我在宁静的天地间自得其乐。
用竹子引水流入后院,顺着花开的路径去欣赏前方的河流。
漫长的夜晚里,明月时而盈缺,丰收的岁月让浮云随意变迁。
坛子里的浑酒总是不断,手杖上何必再用阿宣的钱呢?
“用竹引泉通后圃”中,竹子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谦逊;而“明月从亏缺”则是指月亮的盈亏变化,这在古诗中经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变迁与无常。
作者介绍:陈艮,明代诗人,以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闲居之际,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快乐的心态,体现了他向往隐逸生活的思想。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首句“水光山色共清妍”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折射出诗人心中对美景的向往和赞美。接着,诗人用“用竹引泉通后圃”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关注,通过引水滋润后院,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之后,诗人以“因花开径阅前川”来展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夜长明月从亏缺”暗示着人生的起伏与无常,而“岁稔浮云任变迁”则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看淡,从容应对的态度。最后,通过“瓮里浊醪常不匮”来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强调即使经济上不富裕,但精神上的富足更为重要,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水光山色共清妍”中的“清妍”指什么?
A. 清澈的水
B. 美丽的景色
C. 安静的环境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用竹引泉”的意义是什么?
A. 享受生活
B. 追求名利
C. 逃避现实
答案:A
“夜长明月从亏缺”说明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活的富裕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艮的《闲居杂兴 其二》更加强调自我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态度的哲理,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方式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