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05
菩萨蛮十五首 其三
春寒不度垂杨树,
风廉澹澹吹香絮。
霏雨午天晴,
隔花闻笑声。
嫩篁微解箨,
镜槛新阴薄。
断续水沈烟,
燕窥人画眠。
春寒未尽,垂柳依旧凋零,
微风轻轻吹拂着香软的柳絮。
午后霏霏细雨后,天色渐渐晴朗,
隔着花丛听见阵阵笑声。
嫩竹刚解开新叶,
镜子般的栏杆映出淡淡的阴影。
水面上时隐时现烟雾,
燕子偷偷瞧着人们的安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项鸿祚,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与许多文人交往,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故。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春寒尚未消散,诗人在春日的午后,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人间的欢笑,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又生动的午后。首句“春寒不度垂杨树”开篇即点明季节的特征,春寒尚存,象征着一种微妙的情感基调。接着“风廉澹澹吹香絮”,展现出轻柔的春风与飘落的柳絮,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恬静的氛围。随着“霏雨午天晴”,诗人呈现出春日午后的变化,细雨之后的晴天,给人以希望与生机的感觉。
诗中的“隔花闻笑声”则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花丛中欢笑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后四句则通过对嫩竹和水面烟雾的描写,继续深化了春天的意象,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人们的欢笑,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向往。诗人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垂杨树”是指什么树?
A. 松树
B. 柳树
C. 桃树
答案:B. 柳树
诗中“霏雨午天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忧伤
答案:B. 希望
诗中“燕窥人画眠”中的“燕”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春天的生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