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3: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3:40:13
作者: 刘炳照 〔清代〕
任缃梅,落红如雨,卷帘人又归去。消愁聊惜尊中酒,翻惹别愁无数。留不住。挂一叶轻帆直指烟波路。呢喃燕语。说柳羂平堤,长条攀尽,转眼剩飞絮。封侯事,应悔毛锥自误。虚名空被人妒。江南不少销魂客,莫把此情轻诉。休起舞。叹我辈埋愁何处寻坏土。鹃啼正苦。看绣户凝尘,雕阑没草,前度醉吟处。
在缃梅花的飘零中,落花如雨般纷纷而下,卷帘的那个人又悄然离去。为了消愁,暂且珍惜杯中的酒,却又引发了无数的别愁。如何才能留住这些愁绪呢?只好挂起一叶轻舟,直指那烟波浩渺的水路。燕子轻声呢喃,诉说着柳树依堤,长长的枝条攀爬尽头,转眼已剩下飞舞的絮状物。封侯的事,想必后悔当初的毛锥自误。虚名只让人妒忌,江南有不少销魂的客人,切勿轻易诉说这份情愫。休要起舞,我叹息我们埋藏的忧愁何处寻觅。杜鹃在悲鸣,看看那绣窗凝聚的尘埃,雕栏上长满了杂草,往昔醉吟的地方。
作者介绍: 刘炳照,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世态,呈现出浓厚的个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存艰难。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
《摸鱼子》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人以缃梅花落、燕语呢喃等自然意象,引入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诗中反复提及的别愁,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前半部分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虚名的批判,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失望与厌倦。诗人用“封侯事,应悔毛锥自误”一句,直抒胸臆,揭示了名利的虚幻与无奈,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与意象的丰富性上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对虚名的失落以及对情感深切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缃梅”指的是什么?
诗中“消愁聊惜尊中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封侯事,应悔毛锥自误”中的“毛锥”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摸鱼子》这首诗的意蕴与美感。